您的位置  > 加盟资讯

鲜榨果汁真的不是液态水果吗?

对鲜榨果汁的痴迷导致许多人用它来代替水果本身,甚至将果汁当水喝。 鲜榨果汁的价格也一路上涨,比水果贵几倍甚至十倍。 在本末倒置的追求下,鲜榨果汁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果汁,绝对不是液体水果。 喝果汁并不能达到和吃水果一样的效果。

水果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已经被鲜榨的膳食排除在外了。 首当其冲的是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作为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物质,可以很好地清理肠道,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胃肠系统疾病。 吃水果和蔬菜可以改善便秘,主要原因是它们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制成果汁后,几乎所有的不溶性膳食纤维都随着“果渣”一起被过滤掉。 底部少得可怜的沉淀物,无法与水果本身所含的膳食纤维相比。

也就是说,水果中的膳食纤维被打成果汁后,所剩无几了。 以橙汁为例,一杯橙汁中所含的膳食纤维仅相当于原橙汁的10%以下。

废弃的果皮和“果渣”是膳食纤维的大本营。

想摄入膳食纤维就吃汁和渣

膳食纤维几乎消失了,果汁中的维生素C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维生素虽然在水果中大量存在,但极不稳定。 在榨汁过程中,细胞结构被破坏,维生素C接触光和氧气,会迅速氧化而失去营养价值。 芒果和橙子榨汁时,维生素C的损失率分别为58.92%和32.76%。 黄瓜是最差的。 榨汁后,维生素C的损失率高达84.11%。

黄瓜:你不用这样羞辱我

榨汁的过程看似简单的从固体到液体的转化,但实际上很多营养成分已经流失了。

杯中明亮浓郁的液体中,最丰富的是什么? 其实就是水和糖。

早在几年前,世卫组织就开始呼吁各国成人和儿童控制糖摄入量。 一份指南中规定,成人和儿童每日摄入的游离糖(包括果糖、葡萄糖等单糖和二糖)应减少至总能量摄入量的5%以下,即每天25克(约6茶匙)以下。 事实上,一杯240ml的100%果汁含糖量为20-26g,与一杯同体积的可乐的含糖量相差不大。

新加坡CAN电视台做过这样一个节目,分别测量了鲜榨果汁、无糖果汁、普通果汁饮料、可乐、减糖可乐和巧克力饮料中的糖含量。 结果,可口可乐排名第一,其次是鲜榨果汁,其含糖量甚至高于市场上的普通果汁饮料。

不仅含糖量高,而且糖本身的性质也从水果变成了果汁。 存在于水果细胞内部的糖称为“内源糖”,需要在肠道中慢慢消化吸收,缓慢持续地提供能量。 但果汁直接将细胞内的糖转移到水中,成为“游离糖”。 这种糖消化速度较快,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大大增加身体新陈代谢的压力,并可能引发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鲜榨果汁真的不是液态水果吗?

甚至可能会影响寿命。

2019年,美国埃默里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 2003年至2007年,他们调查了16000多名美国老年人的食物结构和身体状况,其中94%有喝纯果汁的习惯。 他们的肥胖率达到了惊人的70.6%。 一项针对其死亡率的后续研究发现,每天额外饮用 12 盎司(约 355mL)含糖饮料,冠心病相关死亡率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 15% 和 11%。

痛风也是摄入过多糖的可能后果之一。

果汁中富含的大量果糖可以促进人体内嘌呤的合成,并进一步转化为尿酸。 同时,通过抑制肾脏尿酸排泄,加速人体内尿酸的积累。 长此以往,人们可能会患上痛风这种让人不知所措的“不朽绝症”。 每天喝两份含糖饮料会使痛风的风险增加 85%。

每天喝两杯或更多杯果汁会导致痛风风险增加 81%。 看似健康营养,实则鲜榨果汁是“健康杀手”,存在潜在风险。

无论是鲜榨果汁还是普通果汁饮料,最好少碰。 它们从根本上被归类为“糖水”,只能作为偶尔给生活增添甜味的添加剂,但不能代替真正的水果。 果汁或许更方便,但破坏了太多营养成分; 它或许能满足“均衡饮食”的幻想,但实际上却增加了身体的负担。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特别不建议一岁以下的儿童喝果汁,这可能会增加蛀牙的风险或引起渗透性腹泻。 如果您需要给宝宝喂水果,可以将水果制成泥。

如果想解渴,白开水是最靠谱的。 如果想喝饮料,不加糖的咖啡、茶、牛奶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想摄取水果中含有的营养成分……直接吃水果,不是很好吃吗?

[1] 张新浩,高竹婷,王卫东,桑亚莉,刘艳华,李晓春。 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及其稳定性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3(03): 213-218. [2]张志平,潘兆光。 鲜榨果汁中维生素C损失率分析[J]. 广东化学工业, 2017, 44(17): 80-81.

[3] 黄绪军. 鲜榨果汁要连渣喝[J]. 家庭医学。 快乐健康,2016(01):18-19。

[4]Collin LJ、Judd S、Safford M 等。 美国成年人含糖饮料消费与死亡风险的关联:REGARDS 研究数据的二次分析[J]. JAMA 网络开放,2019 年,2(5):e193121-e193121。

[5]Choi, HK 和 Curhan, G. . (2008)。 软饮料、果糖摄入量和男性痛风风险:前瞻性队列研究。 Bmj,336(7639),309-312。

[6]Chazelas E、Srour B、Desmetz E 等人。 含糖饮料消费与癌症风险:NutriNet-Santé 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J]. 英国医学杂志,2019,366。

网易文创沸点工作室出品✿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没兴趣

已经看过了

取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