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加盟资讯

16家撤回上市,ipo撤回后多久可以重新申报

本报记者:王艳丹编辑:叶锋

2023年8月,证监会宣布加强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从2024年开始,一级市场贷款放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同时,证监会多次强调要严格IPO准入关,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面对严格审查,许多公司已撤回IPO 申请。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月25日,共有58家公司自愿撤回2024年及以后的IPO申请。另一方面,新股发行节奏放缓,本周2月26日至3月1日新股发行及上市为零,证监会称之为“逐步收紧”,这是自2月26日以来的首次。我提出了这个。 2023 年8 月27 日“IPO 步伐”。整个交易周没有新股上市或新股申购。

视觉中国地图

近日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互动中,资深投行家王继跃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PO申请的撤回已经成为“正常撤回”,而且各个公司的原因各不相同。公司可能表现不佳,公司可能想在你申请之前换部门,公司可能认为排队太长,现在还不是合适的时间,所以最好离开。正如他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那样,“只是因为材料被撤回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有问题。”

30家机构参与物资回收

据Wind资讯统计,撤回材料的58家企业涉及30家保荐机构。其中,中信证券撤回IPO材料最多,有8个项目,其次是中信建投7个项目,中金公司5个项目,民生证券4个项目,兴业证券、中线证券、中国国际金融证券和东方证券。证券承销保荐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人、五矿证券、开元证券、华泰联合等主动撤单。

据记者《每日经济新闻》了解,企业撤料的原因有多种,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逆周期调整背景下,一些融资金额较大的国营项目退出。例如,1月11日,在华航石油及其保荐人中信证券撤回申请文件后,上交所决定取消华航石油主板IPO。招股书显示,公司初步拟募资16.3亿元,控股股东为中国航空石油集团公司,实际管理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二是因经营环境变化而取消订单。例如,2月22日,飞鹏生物撤回上市申请,保荐人为华泰联合。飞鹏生物科技顺利通过2022年3月会议,并于2022年3月14日提交注册。最终终止的原因之一是2020年至2022年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业务业绩爆发式增长。不过,2023年7月4日最终版招股书表示,公司2023年业绩符合预期。显着减少。同时,该公司也未能如期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最新财务数据。

第三,许多退出的公司都面临着监管机构的尖锐质疑。例如,2月6日,“领养牛”主动撤回主板IPO申请,但一年前“领养牛”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后,证监会向该公司发出问询函并提出问题。涉嫌传销、自建奶源、销售成本过高等48个问题。

2月9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证监会因IPO程序中违规发行违规行为,对上海时尔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处以400万元罚款,并对金监会官员给予行政处罚。时间也受到了惩罚。这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证监会查处的首例申请文件备案后、注册前的欺诈发行案件,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同时,证监会坚持“声明就是责任”的原则,表示即使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撤回发行申请或上市申请,也可能涉嫌严重违法行为。我们必须彻底调查。” 。 ”

IPO放缓的影响

王志跃提到一个现象:“令人惊讶的是,虽然二级市场上存在反对IPO的声音,但大多数新股已经发行,上市的新股数量还没有增加。”它正在暴涨。 ”

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与新股上市放缓导致新股供应减少有关。

东方财富精选金融终端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今,沪深交易所新上市股票仅有14只,网上超额倍数超过1000倍。已举办近6000届。

从上市表现来看,13只新股上市首日大幅上涨,仅上海和晶上市首日下跌。 Nova星云上市首日涨幅最高,首日升至202.62%。

从新股安排情况来看,本周(2月26日至3月1日)无新股发行或上市。上周(2月19日至2月23日)是龙年第一个A股交易周,无新股上市。两只新股(中装股份和美信科技)将于下周一(3月4日)发售。

随着二级市场新股上市放缓,IPO等待时间越来越长,上市公司的“堰塞湖”也越来越贵。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月26日,“沪深”三交易所IPO排队中达到“证监会注册”阶段的企业共有27家,但总共有568家企业。许多其他公司仍处于指导和注册阶段。

如果新股上市数量放缓,券商、投行将亲身经历寒冬。王志跃坦言:“投资银行目前产能严重过剩,压力肯定很大。”

据华东证券相关人士了解,证券投行将分阶段对上市公司进行指导。例如,中小企业在北交所上市时,收取股改固定费用50万元、辅导费用50万元、备案费用200万元,是行业通行做法。若上市成功,将收取保荐费和承销费,其中保荐费约为1500万元至2000万元,根据募集金额收取承销费。 “也就是说,项目90%以上的收入要到上市阶段才能获得。如果项目不能上市,投行项目团队将无法获得大部分收入,反而会产生费用。”人员成本。”还要比较差旅费。投资银行家自然会非常紧张,因为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

这种焦虑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很明显。当记者试图与一家大型证券公司的投行家讨论一系列IPO退出等问题时,他宣称,“从内心深处,我不想就这些问题进行沟通。”

要求证券公司考虑专业资质

每年的融资寒冬,也是券商、投行磨练内功的时期。寒冷的冬季,券商、投行也在思考从业者如何应对资本市场发展对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国际金融证券投资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宣布逐步收紧IPO和再融资政策。考虑到全面登记制度的时代,这个规定并不是``。相反,它是分阶段加强的。 “与以往的IPO封杀相比,此次监管标志着市场监管技术逐渐成熟。在此背景下,券商、投行正在顺势而为,应对新情况新变化,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

具体来说,他对新形势下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四点新思路。

一是更加精准有效支撑先进科学技术独立自主。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地位更加突出,加快实现先进科技自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基础性战略支撑作用。证券公司、投行需要进一步将业务重心向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以“动态平衡”政策为背景,推动投融资发展。对资本市场服务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聚焦新技术产业化,在规模化应用趋势中寻找商机。把握好这几点,就能很好地应对创业板和科创委审核节奏的调整,就能把握北交所后续的发展趋势。

二是不断增强信息披露能力。

注册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依据,加强和丰富信息披露制度直接关系到注册制的有效性。推动登记制度更深层次、更加务实,需要提高信息公开质量,不断加强信息公开能力建设,有很多新的东西。建设和加强信息披露能力是“落实”登记改革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抓手。

为此,证券公司不仅要强调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还要提高信息披露的独立性、适当性、有效性,并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培训。学习注册制度中的新理念、新情况、新要求,不断适应、提高专业能力,从根本上保证项目质量、降低项目风险。

三是积极主动接受监管,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合作。

近两年来,监管层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中介责任不断收紧,保荐业务退出率持续居高不下,IPO节奏逐渐收紧,一些人失去了信心和方向。 “但是,我们认为,在这个深化和落实的新阶段,我们应该拥抱监管,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这样我们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变化情况。同时,我们还需要主动加强合规控制,主动向监管机构反馈市场趋势和行业问题,提供有助于指导政策制定的建议。”

第四个目标是走出一条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面对各大券商、投行的激烈竞争,中小券商、投行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优势,建设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投行,这是一条显而易见的路径。

一方专注于特定业务以建立优势。由于精品投行专注于某个特定的行业板块或特定的业务领域,因此往往对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个碎片化的领域积累资源,并学习行业垂直资源并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细分行业板块或业务,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差异化定位是基于自身优势。中小证券公司力求在产业链布局、业务模式、产品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与大型证券公司形成差异化,重点强化特定业务领域,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业务模式。他们.可以建造。

同时,针对近期多起IPO被取消的现象,该投行人士表示,项目质量是投行运营的基础,要让风险管理能力成为行业的命脉,运营质量必须不断加强。说是有必要。他表示,全面注册制下,新股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将由“受理即是责任”调整为“申报即是责任”,中介机构的“把关”责任将进一步强化。将对证券和投资银行业务进行审查。项目、实践质量和风险管理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监管机构着眼于提高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有效性和可读性以及投资银行的三道防线,更加明确地关注业务流程的动态质量控制和改进实践。

每日经济新闻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