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春天的色彩加深了,一切都焕然一新。 2024年两会将如期举行。本文将陪伴您参加这场“春天的盛事”,关注工作在各个领域一线的人们,记录他们的“追梦故事”。本文聚焦于罗晓,他辞去了旅行社高管的工作,回到家乡,建立了一个农场。他现在是当地乡村文化旅游的带头人,不仅为自己赚钱,还聚集了乡亲们致富。
山下,200多亩的土地上有溪流、竹林、稻田、果园,乡村里有几栋古色古香的老房子,里面有餐馆、宾馆、书店,还有大量的户外农耕和农耕活动。它正在被完成。民俗体验项目。
这就是湖南省桂东县再前镇怀村罗晓生态农场——,他自己称之为“田园综合体”。
罗霄的生态农场。受访者供图
这个农场是罗霄31岁时创办的。同年,他辞去了旅游公司高管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几年后,他找到了一条农业与旅游结合的出路。他每年给村里带来约5000名游客,能够引导客人去其他民宿和景点,还能在村里推销黄年糕等当地特产。我可以。
罗晓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所有照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朱元祥摄
村民如何改变保守的传统观念,实现“一起赚钱”?罗晓先生承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这需要时间,但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前进。”
在乡村旅游领域表现突出的罗晓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乡村文化旅游领军人物扶持计划。
“他有情感、有激情、有方法。”桂东县委副书记、县法官刘震称赞罗晓。他告诉本报,近年来,桂东省充分利用“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医疗、民宿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并补充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该县的经济将生存下去,”他说。
罗晓先生回乡创业的田园梦与县领导的发展愿景不谋而合。
一名城市上班族为了追寻“田园梦”,回到家乡务农。
桂东市是一个位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的山区县。从县城驱车约15公里后,我们到达了——罗晓的家乡在前镇怀村。
罗霄的名字很好记,和这里的罗霄山同名。 2024年1月中旬,冬日阳光明媚、温暖。本报记者在怀村见到了罗晓。他站在农场门口等我,当我见到他时,他立刻给了我一个诚实的微笑。上身浅色的西装衬托出他黝黑的肤色,脚上的皮鞋沾满了灰尘。
“他的皮肤很白,比我还白。”罗晓的妻子王福笑着说道,“这些年来,他每天都在田野里晒太阳,已经变成了。”他说。
1985年出生的罗晓,大学专业是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2006年毕业后,他在长沙、张家界当了五年导游。此后,他转行管理,在湘西一家旅游产品销售公司担任高管,负责销售、客户服务和策划。他还在张家界和其他城市接受了两年多的导游培训。
“我是张家界市非常有名的导游培训师。”罗晓用手机——翻着老照片,拿着麦克风上台演讲。其底下坐着一群人。
罗晓为导游培训讲座
就在这个时候,罗晓认识了株洲的一名导游女孩付王。
“我一直听过他的课,对他印象很好。”付晚有一次和朋友去长沙岳麓书院,罗晓主动当向导,你给我的东西我都记住了。 “听他讲岳麓书院的文化以及每块牌匾背后的故事,我觉得他讲得很好,我很尊重他。”
2015年,罗晓与王福结婚。结婚两年后,罗晓提出回桂东老家“务农”。
“当时他是做管理、培训的,发展还不错。”王福当时的态度是“不反对也不支持”。“毕竟从旅游到农业,范围都很大。”太大了,我根本不理解他。”
为什么要回家乡创业?罗霄承认:“我有这种感觉。” “我从小就对农业感兴趣,感觉种地可以赚很多钱。桂东是山区,气候凉爽,旅游资源潜力大,农业与旅游的融合。“ 他说。肯定有未来。 ”
罗晓的想法得到了担任村支书的老父亲的支持。
要发展农业,首先需要土地。罗晓选择了——村一处相对独立的老房子,这是一片“安静但喧闹”的土地,周围有稻田、菜园、溪流和竹林。他通过土地转让的方式租赁了这块土地的大约210英亩。
老房子是整个农场的核心。这是一栋建于1986年的土坯房。房子已经空置多年,里里外外都杂草丛生。罗晓先生租下一套老房子后,首先请房屋检验机构对老房子进行了安全检查,该房屋获得了B级——级,这意味着该房屋的结构强度满足正常入住要求. 塔.于是他对老房子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修缮。
翻新了一座老房子
此外,罗晓将老屋旁的烟房、牛棚改造成了农场的接待服务中心和餐厅包厢,并在路边用木料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迎宾牌楼,上面垫着稻米。为了尝尝乡村的“土”,他还买了两辆粗糙的老式自行车,随意摆放在自家院子里。
烟草室已改建为接待和服务中心。
就这样,罗霄的生态农场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打造田园风光综合体,展示农场“春桃花”。
罗晓的农场占地200多亩,其中稻田130亩。民以食为天,罗霄回到家乡创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当农民种粮食。
不少村民对罗晓的“创业精神”摇头。 —— 村里的孩子学成后进山,不就是为了当农民吗?
“新农民”罗晓与老一辈村民不同,种的是水稻。他强调“——质量”两个字,并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不仅要选择优质品种,而且不能使用农药。
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为3~4个月,但长期不使用农药,如何预防病虫害呢?罗晓先生采用了一种错开病虫害高峰期的方法,他说:“别人种水稻的时候我就播种,比我晚了一个月。”
2021年,罗晓又到另一个地方,学会了水稻直播——,即将发芽的种子直接播种到稻田里,省去了育苗和移栽。面对不少老年农民的质疑,罗晓成为村里“吃螃蟹第一人”。直播方式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水稻产量。 “亩产粗粮1100公斤,干粮950公斤。”罗晓尝到了“创新”的甜头。
罗霄打出第二张牌,——果园,同时打造优质美基地。
罗晓在稻田对面的山坡上租了几十亩果园。我陆续种了猕猴桃、蓝莓、黄桃,很快它们就结出了很多果实。在水果销售方面,罗晓利用自己之前销售旅游产品的经验和资源,保证了果园里的产品供大于求。
罗晓在果园里展示猕猴桃。数据图
“路边摊卖4、5元一斤,他却能卖到12元一斤。”“我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他感叹道。 ”
有着创业雄心的罗晓先生,在他的旅途中至今并不贪图成功。 2022年元旦,他打出了蓄谋已久的第三张牌————农家乐餐厅。
罗晓先生将这家餐厅命名为“——怀存里田园餐厅”。他装修的大厅和六间包间可容纳100多人同时就餐。食材几乎都是本地的,山上的蘑菇、冬笋,河里的鱼虾螺,自家种植的优质黄米。村民做的麻糬年糕、村民种植的叶菜、炒饭、培根、清酒……
一家位于农场的田园诗般的餐厅。受访者供图
2023年7月,罗晓再次推出——民宿。当时桂东县的民宿业发展迅速,罗晓自然不能错过这样的商机。
桂东市曾是全国最贫困县之一,2017年实现脱贫。地处罗山深处,平均海拔约900米,森林覆盖率约82%,全州平均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4.6万个。 2012年,桂东市被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地区”。
“来桂东,我们给你氧气”是桂东县近年来经常挂出的口号。得天独厚的康养条件为这里发展民宿提供了天然优势。
竹林附近民宿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民宿都是由旅游业拉动的。”桂东县旅游服务中心主任曾曙光告诉本报。这是观光。 ”
桂东的民宿是从早期的“农场”开始的。 2018年以来,桂东多个乡村出现了避暑养生的民宿。到2023年,全县民宿数量将超过900家。
罗晓新建的民宿也强调其环境效益。他在一条小溪和一片竹林旁边建造了六间小屋。躺在小屋的床上,就听见潺潺的溪水声和竹林里传来的鸟鸣声,真是世外桃源。
罗晓喜欢从游客的角度去揣测和思考。他们在竹林中挖了一条小路,在那里建了一个自习室和一个喝咖啡的地方,在河水弯曲的一片稻田旁边,他们建了一个简单的茶室,里面有一张桌子和炉子上的泡茶工具。里面有几朵花,还有一个播放轻音乐的小蓝牙音箱。在乡村,可以体验插秧、除草、收割等农事,还可以在边上享受滑梯、秋千、喂兔子等。场地.
在农场,您可以亲手收割水稻。何日土
田园风光、农耕体验、吃住行、娱乐,这就是罗晓梦想中的“田园综合体”。
罗霄正在田边的茶室里泡茶。
让村民融入农场,让游客“参观”村庄
缓慢的工作会产生伟大的工作。经过七八年的建设,罗晓的牧区设施已初具规模。他将农场命名为“润河”,果园命名为“碧水蓝天”,六间小屋的民宿被取了一个清爽的名字:——“定溪清舍”。
罗晓市润禾农场集民宿、餐厅、田野、果园为一体,是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运输载体。怎样才能吸引人们来购物呢?罗霄的妻子付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罗晓回乡创业两年后,心疼丈夫的付婉也回到桂东,在县里开了一家旅行社。在夫妇俩的努力下,他们专门开设了长沙、衡阳、怀村等东贵地区4晚5天的乡村游,每年吸引4000至5000名游客。
“他最大的两个作用就是引导大家改变主意,分散游客的注意力。”从槐村散去的罗晓这样说道。它蔓延到其他村庄,“并辐射到其他城镇”。
在罗晓等人的努力下,目前村里的民宿数量已增至22家,镇上则有138家。
“那里环境好,空气好,温度适宜,人也很淳朴。”来自广东省中山市的游客郭武秀告诉本报,他带了“一群朋友”至怀。告知。他已经连续四年参与村卫生管理,每次去罗晓的果园摘黄桃,他都说自己“很幸福”。
罗晓说,在当地创业贷款等政策的支持下,他多年来在农场投入超过300万元,每年赚取利润约30万元。 “大概要三四年才能收回钱。”他说,当地政府改善了交通、环境等硬设施后,现在在重建期间有办法改善农田和民俗文化,他说思考如何利用它。淡季吸引游客。
本报记者在农场采访罗晓当天,桂东县委副书记、县法官刘震来到这里调研。她在桂东省工作了10年,对罗晓很了解。 “他们有情感、有激情、有方法论。”刘震说,以罗晓为代表的地方文旅领军人物对桂东的宣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他认为区域旅游是“富民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县”。 “这将增加人们的腰包并促进该县的经济。”
确实,罗霄的荷包开始膨胀了。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想要将村民“融入”其中。
“这个村子和这里的人,是我农场的根,没有他们,我就活不下去。只有他们融为一体,我才有根。”罗先生说。肖先生说。
怀村有人口1800多人,土地流转和就业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村民“融入”罗晓农场有两种最直接的方式。一是在农场工作,二是向游客出售当地产品。前者,每年旅游旺季和农耕季节都有60至70名村民来农场劳作,后者则以农场为基地,出售村里的干土豆、腊肉、冬货等。游客可以品尝竹笋和当地鸡蛋等农场特产。
罗晓最担心的就是村里黄年糕的销售情况。桂东的黄年糕远近闻名。槐村村民胡桂照有着祖传的手艺,但以前他只做黄年糕,春节前到集市上卖。
“平时不敢做,卖不出去就会长霉菌。”胡桂照说,2023年初,罗晓带他去户外旅行,学习了低科技的技术。 - 室温储存和真空包装。于是胡桂照买了机器,但还是没有勇气扩张。 “他(罗晓)告诉我,‘放心去做,卖不出去,我来负责。’在罗晓的鼓励下,胡桂照集中精力生产了1万到2万公斤。卖了黄年糕。” 。现在,他的门口贴着“老胡”牌子和“黄麻糬”牌子。
罗晓和胡桂照讨论如何保存黄年糕。
“你做糯米糕我推荐,你做干货我推荐干货,大家一起吃苦,一起赚钱。”罗晓觉得自己可以利用农场人口多的优势。在村里“包装销售”土特产的游客数量。
怀村有竹艺能工巧匠,擅长编织篮子等农具。罗晓先生动员起来编织工艺品卖给游客,但老竹匠们觉得编织这样的东西很无聊,担心是否能卖掉。
“你可以承诺卖给一个家庭5000公斤(农产品),但如果你承诺给全村每户5000公斤,即使你破产了也无法实现。”罗晓毛毡。改变村民的保守思想很难,所以他说,“跟我来吧”,“先致富,然后领导别人。这需要时间,但朝这个方向努力。”我决定采取一些措施跟我说的话。
采访结束后,罗霄坐在溪边的一张椅子上,他经常独自坐在那儿“谋划”。虽然他还没有喊出来,但他一直藏在心里的口号是“槐村,一个你可以去的村子”。
“游客喜欢购物,我的想法是‘进村’。如果游客挨家挨户购买自己喜欢的当地产品,整个体验会更愉快,不是吗?”他笑着说。乡村经济能否振兴?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