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日,考生进入上海市中考复旦中学考试中心考场。 (视觉中国/图)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杭州市取消中考综合素质5%的“加分”,引得相关人士叫好。事实上,更准确地说,杭州市并没有取消综合素质评价,而是将综合素质评价从录取时的一个重要变量,变成了录取前的一个条件。您将无法参加后续招生。显然,这一调整在公众眼中是相互抵消的。哪个学校敢取消一个孩子的高中入学资格?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价值”已降至零。
看到中考加分相继减少、综合资格加分停止,我想起了一件事。 2022年9月,文部科学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近10年来高考改革的成果,其中备受关注的政策之一就是“取消高考加分。”
可见,社会公众对高考公平公正的高度关注。加分政策的演变也体现了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评价的难度,以及并发申请的改革。
在我看来,加分政策是中国式的“综合评价/多次适用”。 1977年,高考重新开始,由不直接看成绩的入学考试改为只看成绩的入学考试,但有关院系认为仅以成绩为依据的招生制度是不够的,没有评价学生综合考虑,推出保荐入学考试。 1983年。在此基础上,积分政策逐渐演变。只看文化课成绩是不合理、不全面的,所以我们考虑不同的特殊身份,涉及人才、荣誉、社会平衡等问题(二等运动员、科技奖、奥运会、见义勇为) ……等,提高评价的综合性。最初,加分是累加制的,也就是说考生可以获得多个加分,其高考表现对评分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最高峰时,有超过30个特定的子项目可以为你赚取额外的积分。
正常情况下,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制度设计,但遗憾的是,随着积分业务的增多,积分诈骗的消息层出不穷,而且教育领域以外的司法管辖区的各类诈骗行为尤为严重。这是受技术竞赛打击最严重的领域。该案于2022年底公布。甘肃省张掖市体育局局长四年来伪造了574名学生二级运动员身份,并提供了最新证据。
此类舞弊行为严重影响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并引发了对加分政策的广泛批评。 2013年,清华大学四川招生团队公开宣布,不再接受当地二级运动员的加分,表示“进入清华大学,不需要为你的父亲竞争,但我们需要为你竞争”。你的力量。 ”
近10年来,教育相关部门不断减少各种加分项目,但目前大部分已取消,只剩下烈士项目等少数项目。此举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
尽管这一改革难以实现,但近年来教育评价和初中/高考改革始终以成绩单、综合评价招生为主。基础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评价录取的重要依据,而多年前,基础教育就开始系统地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014年正式启动的高考综合改革,明确确立了以综合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为基础的同步报考制度改革。这也是1977年恢复高考统一考试以来的首次。
然而,无论是高中还是高考,申请资格综合评价或综合评价都是极其困难和尴尬的。首先是对公平正义的关注。
2014年开始的高考综合改革最终被概括为“两本一本参考书”。另一个是高中学业成绩测试(最后三科)。第一个标准是总体质量评级。对此,有人调侃“看一眼就够了”。事实上,在新高考改革中,各地都在尝试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但除上海和浙江外,这些举措基本上还是小规模的,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落实。尚未大规模开展。人们仍然对公平和正义感到担忧。
2017年,北京作为第二代省辖市启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但随后公布的具体改革方案中提到了综合评价招生,立即引发社会关注。北京相关部门负责人很快回复称,“今后将选择少数学校进行综合素质评估招生试点,并提出少量试点方案。”规模较小,未来不会作为招生的主要渠道。 ”
这一特别澄清,既回应了社会关切,也体现了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评价的多评价录取的困境。
现行中高考制度的最大弊端是只看分数,不看人,而这正是中高考改革的核心。不幸的是,家长和广大民众更关心的是公平正义。尽管不少专家不断批评高考成绩的公平性只是纯粹的公平性或低水平的公平性,但普通民众并不在意,继续坚持公平性。
除了分数之外不相信任何东西的根本原因是系统缺乏完整性。这让家长们很担心,因为除了高考成绩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很容易被伪造。屡屡发生的诈骗事件证明家长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比如自主注册中的假论文抄袭、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中的癌症研究、二等运动员无法通过考试等。即使比例很小,也足以引起公众的焦虑。
多重申请的理由确实,英国和美国的大学都认真地引入了基于综合评估而不仅仅是分数的多重申请。其基础之一是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系。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系统呢?让我们举个例子。在个人信用治理体系中,个人签名是最大的支撑,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治理中。例如,如果是信用卡或个人支票,则可以在持有人签名的情况下提取费用。这是因为有一个协议,社会信任你和你的签名。同样,您在申请大学时提供的任何信息,例如奖项或其他成就,只要您签字,就被视为真实。在美国,班主任是申请大学入学时指定的推荐信提供者。这是因为美国大学认为班主任的评价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班主任不说谎是人们默认的。公平公正,学生评价真实。
这种基于个人信任的治理体系与欧美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制度直接相关,特别是建立在对个人失信和不当行为进行严厉惩罚的基础上。
在这个治理体系的支持下,实施总结性评级的成本非常低,因为默认情况下每个主观评级都被认为是正确的。
而我们的整体质量评估变成了一个繁琐的“篡改”过程。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通常不信任个人。信用卡被引入,但签名本质上是不可读的,只能识别密码。根本没有引入个人支票制度,引入了企业支票,但可信的不是个人签名,而是挂号印章、财务印章、企业印章等。公章尤其是公章,是社会管理信任的重要支撑。
因此,全面的质量评估往往需要多种“防伪”手段。如果您想参加某些活动,您需要上传照片和视频,甚至需要提供第三方的证明。同时,我们知道有些家长非常有能力,所以我们将这些评估日常化、流程化,尽可能地让作弊变得困难。
篡改的难度越来越大,导致综合素质评估成为一个复杂的、常规的篡改过程,需要学生、家长和老师大量的时间和参与。
深圳家长厌倦了这种无聊的造假行为,2019年在网上发表文章,严厉批评深圳开展的综合素质评估,并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为此,深圳市教育局进行了专题调查,召开了家长座谈会,最终公开承认深圳市综合素质评价存在问题,并停止完成。
它不可靠,在招生过程中充当“参考”,而且过程极其复杂,需要反复造假以确保真实性。非常尴尬的局面。
应试教育更有趣的是,资格综合评价的推出有望起到扭转只讲分数的错误导向的作用,同时扭转应试教育。然而,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综合资格评估成为中考的“关键老师”,应试型综合资格成为新话题,与之相关的各种培训项目也成为新话题。出现了。
过去,深圳公益组织为孩子们发放公益活动证书的数量非常多,每张邮票都要花费几十元。
这个现象其实很容易理解。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功利反应:如果你看分数,你就答题、备考,但如果你看其他,你还是这样做。比如,北京、上海等地,跳绳还是中考题时,就有跳绳培训班,一小时2000元。美国大学不只看成绩,还看科研和社会公益活动,而我们的留学中介却成了帮找教授、包装的“职业提升”公司,不还是“考试”吗?
因此,综合素质评估和综合评估招生遇到的尴尬不是教学问题,而是深层次的文化问题。
当然,这不能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比如利用IT技术记录整个过程就引发了老师和家长的投诉。
从理论上讲,超越分数、综合评价、多重申报是正确的,但除非能解决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和综合评价、多重申报的完整性问题,否则我们就别无选择。保持在理想水平。论文、专家没完没了的喋喋不休等等,但最常见的是“一个参考文献”。
但诚信体系的建立需要多长时间呢?这是另一个问题。
(作者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在线主编)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文立场)
陈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