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加盟资讯

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中的一些思考与思考

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积极有效的经济形态。 我国改革开放后,创业状况明显改善。 民营创业涉及领域和创业发展势头健康发展。 的趋势. 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后,大学生创业迅速发展,他们的加入为创业大军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创业的行为。 大学生创业作为大学生解决当前就业困难、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途径,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鼓励。 然而,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也因其学生的特殊身份而引起了社会许多人的关注和质疑。

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的多元化和灵活性更加明显。 当代大学生渴望通过创造自己的事业来成就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用一个大学生的话说,“我希望有自己的事业,而不是一辈子为别人打工”。 应该说,这代表了一些大学生的真实感受。 主意。

现在的大学生身处校园,与外界的接触很少,缺乏社会经验。 这些缺点导致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存在一定的误区。 创业需要冷静、理性、平和的心态,而不是狂热的冲动。 从大学生创业案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对创业仅处于理论认识阶段,缺乏对自身行业的深入审视,对社会消费能力和市场前景缺乏理性认识。

有人这样计算自己项目的市场前景:中国有5亿人需要我们的产品。 如果每人100元买一件,我们将有500亿元的销售市场。 这个例子应该说代表了一些人的心态。 但事实并非那么简单。 社会消费和市场供需前景不断变化,新一代产品不断推出。 创业失败的例子提醒大学生,只有首先具备求真务实的良好创业心态,才能增加创业成功的机会。

作为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高校的态度与大学生创业的实施状况密切相关。

政策对于大学生创业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998年首届清华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后,清华专门针对学生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并明确提出允许有能力的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这项措施是针对大学生的。 尤其对于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因此,清华大学学生的创业意识相对其他大学要强。 这就是政策的力量。

支持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大学生创业的“好处”。 不少老师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极度缺乏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 很多时候公司不愿意招聘一个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的员工。 在大学里,课程更多地侧重于理论学习,而对实际应用的关注不够。 这就要求大学生主动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自己。 创业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也非常锻炼人的事情。

大学生希望通过创业指导课程学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当前市场需求、各行业动态发展、各种商业信息(大学生希望通过理性学习了解创业市场并进行理性风险分析,找到适合自主创业的方向)

2、希望介绍一些成功创业者的成功与失败经历,并对个人创业案例进行分析(填补大学生创业经验的不足,取长补短)

3、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如注册、贷款、各种工商手续、相关法律知识、创业方法和技巧、首次创业所需的条件以及各种注意事项等。

4、作为一名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基本素质?

5、目前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有哪些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

6、希望本课程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更多平台。

历史证明,一项发明可以影响一代人,一个思想可以影响一个世纪,一种教育模式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创业教育给面临就业压力、但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多了一个选择

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是有风险的。 成功的创业必须有一定的财力和创业能力来保证。 大学生创业是为了建立能够盈利的企业或者开发能够带来财富的新产品,而不是“老板瘾”。 创业前一定要做好计划,计划执行过程中要控制好整个过程,出现偏差要及时纠正。 大学生应该把在校期间的创业作为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创业的艰辛和困难,积累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步入社会时的创业机会做好准备。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学生创业热潮开始蔓延到中国,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加入其中。特别是1999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学生李玲玲注册获得武汉世博公司风险投资10万元,成立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公司。 那时,她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风险投资的大学生。 第一个人。 一时间,大学生创业成为校园最时尚的词汇,学生创办的企业蓬勃发展。 几年过去了,李玲玲创办的天行健公司早已倒闭,学生公司倒闭的消息也陆陆续续传开。 随着大学生创业历程的变化,他们的创业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笔者认为,1998年以来,大学生创业心理的变化轨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从浮躁到理性。

1、热情的背后是浮躁

大学生创业热潮的始作俑者是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比赛聚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天才”的114份创业计划。 “创业计划大赛”当时被称为“比尔·盖茨的孵化计划”。 一时间被各大媒体炒作。 也激起了无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从而掀起了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热潮。 趋势。 1999年3月,团中央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张旗鼓开展; 1999年底,高校云集的上海发起首届“益唐杯MBA创业计划大赛”; 2000年初,教育部宣布,大学生和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无疑助推了大学生创业热潮的涌动。

可以说,1998年至2000年上半年是学生创业的热潮期。 这一时期学生的创业心理呈现出明显的浮躁特征。

(一)简化开办企业。 几乎每个学生都想创业。 当时清华大学的情况是“遇到两个人,其中一个会说他要创业”。 学生普遍意识不到创业资金的困难和创业风险的压力。 相反,他们对创业抱有很高的期望,觉得一开业就会成功。

(2)追逐互联网泡沫。 在大大小小的各方举办的商业计划竞赛中,大多数参赛者都是网站商业计划。 最突出的是,在上海举办的“张江杯”商业计划大赛中,第一期征集的商业计划中90%以上是网站商业计划。 原因是学生认为“方便、赚钱快”。

(三)对自身创业素质认识不够。 学生一般不习惯对产品或项目进行市场调查,而是做出理想化的推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如果3亿人需要我们的产品,每个卖100元,我们就有300亿元”。 这种推论方法往往对创业产生误导。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浮躁心理促使了一些泡沫公司的出现,遇到任何风吹草动,这些公司就会像建在高楼上的高楼一样倒塌消失。沙滩。

2、挫折后保持理性

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中的一些思考与思考

以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跌为标志,中国大学生创业也陷入低谷。 随后,经过失败、抑郁、放弃、坚持和自我调整,以及风浪的洗礼,学生创业心理逐渐成熟,学生创业也进入了稳定健康的理性期。

(一)创业热情不减。 而这种激情不再是一开始的非理性激情,而是冷静观察思考后迸发出来的激情。 这是一种成熟的激情。 2000年底举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份132所高校学生提交的462件作品。 专家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较强的创新能力”。 创业意识、渴望和信心”。 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高校540名本科生的调查报告显示,77.6%的学生表达了创业意向。 近两年,辽宁省涌现出2000多个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 看来,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并没有因为严冬而消退。

(二)创业理性增强。 智联网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65%的人在30岁以后考虑创业; 21%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后必须工作至少1至2年才能创业; 9%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太大,应谨慎; 4%的人表示还没有想清楚,1%的人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考虑创业。 这说明,虽然大多数人已经做好了创业的准备,但他们对于创业的时机和风险都有着清醒的认识。

(三)创业期望降低。 过去,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搞高科技、一鸣惊人、一夜暴富。

创业时,我不屑于从事服务业或技术含量低的行业,一心想着挖到第一桶金的梦想。 但现在学生的创业领域选择更广泛,要求更低,表现出务实的心态。 沉阳市自2003年10月开始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服务以来,已有168名毕业生获得《自主创业证书》,125个毕业生创办的单位已挂牌创业,创业项目涉及计算机开发、计算机软件开发等。维修、培训教育、信息中介、装饰设计、服装等领域。 无锡大学生创业街里,有很多像普通商业街一样的店铺,从拉面馆、牛排馆到装修公司、互联网服务中心,应有尽有。 这说明现在学生的创业期望很正常,他们希望赚到第一分钱而不是挖到第一桶金。

(四)创业困难明显。 华东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35.9%的学生认为“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困难”; 28.9%的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社会关系不够广泛,不利于工作”; 19.1%的学生认为最困难的是“还要兼顾学业,时间和精力有限”。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学生创业的盲目性大大降低,他们开始认识到创业需要资金、环境、时间的保障,而不仅仅是热情。

3.通过指导变得更加成熟

大学生创业心理从浮躁到理性的转变是非常有价值的变化,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 因为大学生创业不能以一时的成败来评判,而应该从辩证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 今天的失败可能意味着明天更大的成功。 可以说,美国硅谷是与斯坦福大学、学生创业公司、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共同成长的。 没有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就没有今天的惠普、苹果、英特尔等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就没有今天世界一流的斯坦福大学,就没有今天神话般的硅谷。 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创业心理是每一所大学的责任。

(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的含义。 一是引导学生充分领会创业的深刻内涵。 大学生有必要明白,创业不是头脑发热的“走出去”,也不是普通的专业竞赛或科研设计。 其本质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开发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从知识拥有者转变为创造价值、做出贡献的企业家。对社会。 创业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品质; 创业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合作与榜样; 创业不是谋取个人利益,而是奉献和无私; 企业家是坚定的爱国者,充满激情;实践者是努力创业的实干家。

(2)引导学生有承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量事实表明,很多同学在创业之初雄心勃勃,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因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或困难而灰心丧气、失败。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面对挫折和应对困难的能力。摆脱困难。 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养成脚踏实地、务实的心态。 大多数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充满激情,很容易追随潮流、表达自我。 要培养学生冷静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多思考、多比较,努力克服盲目比较的心态。 要培养学生务实的思维方式。 遇到那些诱人的计划、宏伟的蓝图、美好的事物,一定要设身处地地分析实现的可能性,分析实现的基本条件,分析自己的能力。 这样,他们就会得出一些务实的结论,减少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失败。

4。结论

理性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 学校应引导大学生创业心理更加成熟。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在社会创业的舞台上,一批批大学生创业英雄将真正涌现,大学生创业的传奇故事将被流传。

【谈谈你对创业的看法】相关文章:

关于就业创业的看法04-07

对创业教育的看法(12篇综合)03-07

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04-17

谈谈如何提高写作能力03-21

说说宝宝营养补充的误区常识04-05

谈谈如何立足实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04-24

创业路上必看的创业技巧10-10

创业者需要了解的创业常识03-09

初创糕点店商业计划11-03

商业计划书04-18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