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加盟资讯

连锁药房“跑马圈地”扩张背后:上市连锁药店扩张

6月20日,连锁药店一心堂(002727.SZ)连续发布三份资产收购公告。 公司四川全资子公司拟收购药店资产及存货共计66处,交易总价不超过5942万元。

一心堂“赚大钱”的背后,是政策推动等多种因素下上市连锁药店的“一致”扩张。 另一方面,银石财经也注意到,阻碍这些连锁药企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可能仍然存在。

连锁药店“跑地”进行中

一心堂本次收购的66家门店中,17家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和德昌县,22家位于成都简阳市各区县,27家位于宣汉县。成都市达州市。 绛县境内各区县。 对于收购目的,一心堂表示,上述收购将巩固四川市场,扩大公司覆盖范围。

看来,一心堂正在继续向原本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区向县级市场拓展。 年报显示,到2022年底,一心堂在云南省的门店数量将最多,达到5224家,其次是四川省,有1269家。

其实,不只是一心堂。 多重利好政策下,上市连锁药店争相在全国“圈地”,扩大门店覆盖范围。 益丰大药房(603939.SH)上月更新发行可转债募集说明书显示,公司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25.47亿元,其中过半将投资于“新型连锁药店项目” 。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益丰大药房计划三年内在湖南等九个省(市)建设连锁店共计3900家。

大参林(603233.SH)也发布一季度定增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25亿元,其中16.38亿元拟投资建设医药连锁店。 年内将在广东等地区投资开设医药连锁店3600家。

除了自建药店外,通过并购扩张也是路径之一。 书育民民(301017.SZ)一季度末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提示公告,将收购济南平嘉达药房有限公司和辽宁天士力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控制权。舒玉民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在辽宁省的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门店数量和目标市场区域覆盖率将得到提升,业务规模也将显着扩大。 相关举措符合公司“深耕山东、择机走向全国”的发展战略。

健之家(605266.SH)近期在调查中提到,2023年的门店扩张计划不低于2022年的新店数量。河北、河北两大利润中心持续密集布局,渠道下沉提高盈利能力。 银石财经注意到,截至2022年底,云南、河北是健之家门店数量最多的两个省份。上述渠道下沉思路与一心堂收购类似。

可见,各大龙头企业在开店时都将选址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几家排名前列的连锁药房企业分布较为清晰。 例如,大参林在华南地区就具有显着的优势。 老百姓(603883.SH)深耕华中、华东地区,均衡布局华北、西北地区; 益丰药房深耕中南、华东地区; 强化山东省优势。

多重因素推动龙头企业扩张

龙头连锁药店集约扩张的背后,是政策驱动下公立医院处方流出的预期,以及参照国外连锁药店发展的行业集中度或持续提升的行业趋势和现状。

连锁药房“跑马圈地”扩张背后:上市连锁药店扩张

东海证券分析师指出,2009年以来,探索“药”与“药”分离,鼓励处方外流。 到2020年,我国医药分离行业改革进入深化期。 销售外处方药品,患者可到具有长期处方的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建立“双渠道”和处方流转中心,对目录药品在定点零售药店实行统一缴费和报销政策,处方药的流出将为药店打开发展空间。

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实施,从零售药店药品销售结构数据来看,处方药占比持续提升。 2021年,药店销售处方药占药品规模的比重将达到58.2%,比2012年提高7.6个百分点。

医保账户的一系列调整也导致了处方药的流出。 2021年,相关部门发文调整职工医保账户,个人账户规模有所缩减。 原职工所在单位缴纳的2%不再计入个人账户,纳入统筹账户。 调整医保账户结构,支付范围逐步扩大。

2023年2月,国家医保局发文,积极支持定点零售药店开设门诊协调服务,完善资金支付、结算和监管等相关规定。 此前,参保人员只能使用个人账户到药店购买药品,现在也可以通过统筹基金支付。 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是医保账户调整后进一步落实扩大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举措。

除了政策推动外,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集中度提升对龙头药房连锁企业有利。 浙商证券研报显示,随着我国对零售药店的要求更加严格,执业药师和药店专业经营成本增加,以及带量采购带来的药品零售毛利率,一批中等收入的小连锁药店正在逐步被淘汰或兼并。

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我国十大药店占零售药店(药品+非药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从14.25%上升至21.61%,头部集中趋势明显。 从日本和美国连锁药店行业的经验来看,两者分别接近寡头垄断和寡头垄断状态。 分析人士认为,国内药店集中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此外,与日本相比,我国药店销售品类相对单一,结构仍有待优化。

短期卡点仍在

但值得注意的是,处方流出仍存在卡点。 益丰药房人士告诉银时财经,医院处方流出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大参林一位人士也向银时财经表示,医院并不愿意外流处方。 “我们(药店)能做的就是在硬件和服务上尽可能达到医院的高标准。” 消息人士称。 坦率地说。

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但涨幅还是有的。 上述大参林人士表示,比如,有些“双渠道”药品在医院买不到,但医保愿意支付,患者拿着处方去“双渠道”商店报销。需要它。 大量。 综合来看,该人士表示:“(处方外流)仍是一项长期利好政策。”

浙商证券分析师指出,处方流出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整体销售规模的大幅增长。 分析人士认为,连锁药店承接处方外流的优势更多在于抢占市场、改变产品结构、增加客流。 处方流出仍是连锁药店的长期逻辑,而非短期增加。

“虽然在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处方药流出量有所增加,但增长速度缓慢。我国处方药流出量约为7%,相当于日本1980年左右。日本基本实现了药品分流。”与2005年相比,我国处方药的外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该分析师也指出。

本文来自银石财经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