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浙江省金华市,“新农民”正在网上直播培训班学习直播技术。供图:石宽兵(图片中国)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重庆南川区在兴隆镇金华村白茶基地开展高质量农民植保无人机飞行员培训。洛川(人民视觉)供图
核心阅读
高素质农民是推动区域全面振兴的重要人力资源队伍。高素质农户通过挑战新技术、致力于新业态,积极融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等现代管理理念,有力支撑农业农村稳定向好发展。
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总司发布了第《关于做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号。密切关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主干、提升科技能力和产业发展能力为重点,分层实施、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和素养,培养食品安全、产业发展、区域振兴的担当者,为全面提升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振兴农村,加快农业强国建设。
目前,我国正在培训高素质农民超过900万人。高素质农户通过挑战新技术、致力于新业态,积极融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等现代管理理念,有力支撑农业农村稳定向好发展。
按照优质农民种植粮食——
综机械化节肥增产
在夏季管理的关键时期,无人驾驶的植物控制机器在田野上来回呼啸,给江西省高安市的数千英亩高标准农田洒下化肥和化学品。细雨。
“我们可以保护植物、给植物施肥,既高效又方便,而且作为驾驶无人机的‘飞行员’,我们可以成为村民的好‘田间保姆’。高高回到家乡,创办了长盛农机专业。该合作社采用“全程机械化”和“一体化种植”,满足了周边地区4000多名小规模农户的农业需求。
“以前需要五个人一天处理100亩,现在一台飞机一天可以处理200到300亩,可以减轻你的后顾之忧。”高高说。
农业机械操作员使用手机设置参数并控制单次操作中的施肥量和深度。高星表示,为了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协会还采购了10多台水平深部一体化肥料,拓展了生产管理、配方施肥、统一预防管理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它促进有效受精。夏季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整地施肥一体化自动控制,参数设定后,肥料直接喷洒在距离土壤2厘米处。——精准定量、精准施肥,缓慢释放肥料,一般可减少施肥量10公斤以上每亩可增产水稻70公斤以上。 “说到新机器,我很高兴。
“以前施肥靠经验,现在施肥靠技术,新农民种地不一样了,指导及时,村民们都称赞。”
放眼良田,像高兴这样的优质农民还有很多。到2023年,中央财政将支持地方培养82.6万名优质农民,开展以主要粮油作物为重点的全产业链技术培训,支持培养49万名粮油生产者和4.4万名农机专业操作人员。全年组织大豆、玉米带综合体。举办种植技术培训1076期,累计培训6.3万人次。春耕、“三夏”、秋收等重要农业时期规划开展网络直播495场,超过3000万人次参与在线学习。
支持“新农民”致富——
育苗大棚成为“创富工厂”
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楼家村,山东金商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内种满了蔬菜苗,绿意盎然。公司总经理雷陈兵和员工们忙着采摘、装箱、分拣、装箱……数万株苗木装上卡车,发往辽宁、浙江等地,发往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包括中国。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
雷成兵是一名农业高材生,从事育苗工作10多年。雷成兵表示,公司冬季苗木温室每年轮换4次,公用温室每年轮换3次,比一般苗圃公司快得多,并补充道,“别评判,去年公司卖了50株”。万株苗木,解决了6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我们通过教农民如何种植秧苗来增加他们的收入。雷世兵表示,公司目前主要从事西瓜、西红柿、青椒等果蔬嫁接育苗,并正在进行蔬菜新品种和标准化苗木的试种。综合性农业公司。我们除了向周边农户发放培育的苗木外,还定期推广养殖育苗技术,通过传播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努力增加村民收入。
强调生产经营所有权,增强农民产业发展能力。到2023年,各地培训农业合作社带头人7.2万人、家庭农民12.9万人、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4.3万人、农业职业经理人8000人,扶持企业带头人1.9万人。扶持贫困地区行业领军人物,大学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等10.5万名海归人员参加培训。针对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学习“三品一标准”相关课程11.7万人,学习冷链物流相关课程2.8万人。
截至2023年,参加农民教育培训在线管理系统的学生将超过650万人,其中60.99%年龄在36岁至54岁之间,60.68%具有高中以上学历,21.95%已毕业。从大学开始。 59%以上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或与农业企业建立产业关系,70%以上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支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农民。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高素质农民知识应用技能培养综合试点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农业农村部计划在全国选择5个地级市、70个地市州,两年内为1万多人次提供综合培训,通过协议扶持约6万人次。我们通过产业平台配置约20万名人才,为本土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农民踏上职业道路——
职业发展创造美好未来
来到重庆市东南区崇工镇的田间,滕文强带我们参观了“水稻梦想空间”,这里排列着——种生态水稻。鱼又肥又跳,预示着丰收。重庆道梦太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滕文强的职业生涯并不顺利。
“2016年,我辞去了卖菜的工作,回到家乡尝试环保种植。一开始我没有经验,结果死在大量的大闸蟹中,这让我很难过。”通过与工厂技术人员的联系,解决了农场的燃眉之急。”滕文强说。
“农村实用技术是保障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对我们来说极其重要。2017年以来,滕文强先生一直担任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东南区委组织部委员、市委常委、市委常委、市委常委。中央农委通过广播学校硕士、乡村振兴带头人、优秀农民等多种培训,获得了“高级农民技术员”称号。建立586亩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带动片区1052户农户。 12157英亩从事稻虾和稻蟹养殖。
农业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农民也被赋予了职称。 2018年中央第一个文件首次提出“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试点”,各地纷纷效仿。开展农民职称评价。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易红梅介绍,农民职称的评定方式不仅包括学历、年龄、获奖情况、论文等,还包括从事一线生产的人员。居住在农村地区、技术力量雄厚、在种植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方面有一定经验、达到一定产业规模的农民均可申请。在评价方式上,我们采取基层管理、行业推荐、专家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让农民成为一个有前途、令人羡慕的职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易红梅说,通过调研发现,在一些地区,农民人才培养往往注重培训。他说,他发现存在不注重培训的倾向。并且缺乏多部门合作。缺乏完整的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体系。
为此,多个地方正在积极开展研究。山东省创新开展优质农民评价试点,推动金融、保险、土地、电力、项目收购等政策出台,促进职称农民创新创业,为农民的精神和生活提供了支持。不断提升自身魅力和号召力。农民职称政策的“含金量”。截至目前,全省约1.3万名农民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农村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评价纳入省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范围。
吉林省出台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设立9个“定制”职称专业,建立了有重点、有特色、宽领域、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体系。通过连续三年区域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共有900人获得区域振兴人才高级职称,5034人获得中级职称。
农业农村部社会事务局局长唐克表示,在一些情况下,优质农民积极参与专家库管理,农业工程师是专门从获得过专家库资格的农民中选拔出来的。他解释说,每年农民称号都是有选择性的。同时,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鼓励人才引导和培训,主动应用新技术、新模式,为有需要的农民提供技术帮助,走上可传承的领奖台。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示范指导“教诲、教诲”,引导身边人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