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0日,进入亳州市谯城区飞河镇李小庙村广发蚕养殖基地,农民李广发和工人们正在蚕棚里忙着喂养小蚕。小蚕正在爬行。他们很多,我能听到他们嚼桑叶的声音。
53岁的李广发是飞河镇的一名普通农民,原本外出打工,2017年他回到家乡自主创业。起初,我打算种桑葚。充分了解后,我终于觉得种植桑树是可以的。根据飞河市农业科技局的建议,养蚕前景好转,我们就流转了20亩地进行养蚕。
“基地每年养蚕5次,目前已进行第二轮,一帘产茧100公斤,养蚕20只。”年总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李广发说。刚开始创业时,李光发养的蚕因缺乏技术而被“全军覆没”,但他没有被吓倒,咨询了当地的养蚕大户和镇上的农业工程师,将蚕种养大。我继续学习蚕技术。经过深入研究蚕桑知识,汇总经验教训,蚕农终于走上了正轨。
李广发靠发展桑蚕养殖开启了致富之路,也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养蚕需要精心管理,喂蚕、消毒、收蚕茧等都需要人工。目前的工资是每人每天100元。”李广发说。
原来,蚕的整个身体都是一个不污染环境的宝藏,而且蚕的粪便经过加工可以入药,蚕留下的桑枝也可以粉碎加工。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蚕丝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昂贵的蚕丝被到医用丝线和丝蛋白人造皮肤。因此,李光发对蚕桑未来的销售充满信心。
据李广发介绍,计划在农场周边种植桑树,利用蚕粪种植蔬菜,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多元化,进一步拓展蚕桑产业链。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引导大家走上致富之路。
近年来,飞鹤镇党委利用桑蚕丝产业“短、稳、快”的收入优势,通过加强相关扶持政策和服务指导,鼓励村民亲力亲为开展生产活动。 “作茧”致富,走上“新丝绸之路”致富。 (锂/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