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加盟资讯

小学刚毕业,她就“滑”进了巴黎奥运|南方深读

正在加载视频.

甄浩浩:我不是天才少女,只是有点天赋

来自广东的11岁“妹妹”郑惠好计划今年夏天去法国巴黎。

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旅程。

第11年年底,郑惠浩将以奥运选手的身份参加巴黎奥运会的滑板碗比赛。巴黎奥运会闭幕日是她的12岁生日。

年仅12岁及以下获得奥运会入场券的郑浩浩不仅将成为本届奥运会中国运动队最年轻的运动员,甚至有可能成为中国奥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运动员之一。但她只说:“我是尽快进国家队的。”

在妈妈王哲看来,女儿既不是最有才华的,也不是最勤奋的。胜利取决于他在赛场上的稳定发挥,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有幸得到广东滑板队的支持,运气好的话,他就能一步步获得成功。

5月16日,郑昊昊在巴黎奥运会资格赛上海女子滑板碗资格赛赛后举行庆祝活动。新华社

日前,记者在惠州体校滑板公园见到了郑浩浩。她穿着橙色T恤,牛仔裙,头上戴着猫形棒球帽,脖子上随意挂着白色耳机。虽然她说话声音很高,但她一点也不怯场,有一种惊人的放松感,很适合网友给她起的“小妹妹”的绰号。

7月5日,郑浩浩从惠州市惠城区金山湖小学正式毕业。目前她正在南京参加国家队集训,为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大动作”做准备。 “我觉得这届奥运会将是我参加过的最没有压力、最不伤脑筋的奥运会。”

我这次巴黎之行的目标是进入前16名。并在那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12岁生日。

“我从小就很大胆。”

踢腿、冲锋、跳起、转身……滑板可能是年轻人专属的运动。

郑浩浩7岁时第一次尝试滑板。在朋友的邀请下,他感受到了突破极限的快乐,他说:“我从小就比较大胆,我觉得很创新,也很有趣!”

在很多家长的心目中,滑板代表着危险,但在郑惠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眼里,滑板代表着“酷”和“快乐”。多亏了滑板,她后来结识了很多朋友。如今,这些朋友已遍布世界各地,有的已成为国际明星。

郑惠浩在惠州体校滑板公园。南方日报记者王长辉供图

对于王哲来说,这个孩子的选择并不奇怪。以前,她努力教育女儿,尝试过和孩子一起做手风琴、书法、美术、拉丁舞等,但总是被告知自己不够冷。

小时候,她学过拉手风琴,妈妈也学过乐谱,但她学了一个学期也看不懂,错过了。

幸运的是,王哲并没有强迫孩子们做困难的事情,而是让他们学自己喜欢的东西。 “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欢某件事或不擅长某件事,我们就不应该让彼此为难。”

七岁生日那天,郑浩浩央求父母给他买一块滑板作为生日礼物。人生第一次滑板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或许,正如她笑着说的:“家里所有的运动细胞都靠在我身上。”那时的她太无知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改变。

近年来滑板运动日益成为主流,并成为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和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次巴黎也不例外。

去年杭州亚运会上,来自广东的小伙子陈野成为中国队滑冰历史上第一枚金牌。此后,他的父亲陈万勤也陪伴了他八年,也亲手制作了碗。这个故事一传出,无数人为之感动。

巧合的是,郑惠浩在陈万琴的滑板店开始了正式训练。

巴黎奥运会资格赛布达佩斯站男子滑板碗资格赛中,广东男孩陈野(右)与教练交流。新华社

从那时起,她每天晚上都去训练,无论风雨无阻,母亲都会接送她。

“那时候我们每天都很忙,要么在滑板场,要么在去滑板场的路上。”王哲说,只要女儿愿意学,都没有关系。她的父母很累”。

2019年,省体育局指导惠州市筹建广东省轮滑(滑板)队,主教练魏乃章到各地市选拔人才。一次偶然的机会,魏内章来到了陈万琴的滑板店,在这里他同时发现了两位滑板天才——陈晔和郑惠浩。

在张伟内的指导下,陈晔和甄浩浩先后加入惠州市滑板队和广东省滑板队,滑板生涯从此开始。

2021年9月,郑昊昊代表广东队参加陕西省全运会滑板比赛,最终获得半决赛第14名。虽然她没有进入决赛,但当时她只有9岁,作为全国比赛中最年轻的滑板运动员,她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技巧。

此后,郑惠浩开始在各级滑板比赛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国内顶尖的滑板运动员。——

2022年8月,代表惠州参加省赛,获得女子B组碗赛金牌,2023年3月,获得2022粤港澳大湾区女子碗赛金牌滑板打开。 2023年6月,在中国滑板公开赛(钱塘站)女子碗赛和撞球赛中获得金牌。

2023年8月,郑浩浩在浙江丽水举行的2022年全国轮滑锦标赛女子滑板碗赛上获得冠军,获得国家级运动员称号。

“天才少女”并不是天才

没有人会称赞她是11岁就参加奥运会的“天才少女”。但说到我们走过的路,爱好就是爱好,努力就是努力。

一旦你超越了“专业”标准,无聊和疲劳是任何运动长期训练的基调。

即使在如此疲惫的情况下,郑浩浩总能为自己找到一个“甜蜜的约会”。 “每次练习‘新技术’,我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新技术’让她在枯燥的训练中感到快乐。”

有时她不能很好地练习某些动作,她自然会感到沮丧和烦恼。不过,她告诉记者,她很快就说服自己,这是她最喜欢的事情,而且她一直坚持了下来。如果你多练习几次,甚至几十次,你就会逐渐找到感觉。

几乎不可避免的是,郑浩肯定会摔倒受伤。王哲清楚地记得,2021年,女儿在练习360度反向滑雪时,不小心从碗上高处摔下来,摔断了右手中指,滑板也直接摔了下来。钉子当场被撕掉。

手指抵在心口上,郑惠浩痛得当场就哭了。看到这一幕,王哲想要说服女儿放弃,但女儿当时最大的担心是“如果指甲长不回来怎么办?”未来? ”

原来,在观看了张欣和曾文辉参加东京奥运会预选赛的视频后,郑浩浩心中就郑重地种下了奥运梦想的种子,并怀有远大的志向。

6月23日,中国滑板选手朱元玲、曾文辉、崔晨曦(从左至右)在女子街头滑板资格赛系列赛中夺冠并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在颁奖典礼上合影。新华社

跌倒后重新站起来再尝试的快乐,是滑板运动给年轻人带来的精神充实。

康复后,她继续未完成的训练,甚至把这个360度向后滑行变成了自己的“拿手动作”。此后,她继续练习难度更高的“新花样”,比如540度滑梯,但总是功亏一篑。

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巴黎奥运会资格赛是滑板运动员争夺奥运会入场券的最后一战。由于第二轮的意外失误,郑慧豪只能得到43.84分,第三轮需要达到67.34分或更高。

生命垂危,郑浩浩无奈,只能逆势而上,当场加了两招高难度动作。接下来的比赛中,他首次完美征服了540度反向旋转,拿下全场最高的72.6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并最终打进压哨绝杀,以第21名的身份获得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现在,谈起这些事情,郑惠浩显得平静、轻松,他说:“我不是吹牛,我真的觉得我不是在练习,也不是在比赛,而是在比赛。我滑冰到了奥运会,我参加了。”说。

郑慧浩获得奥运门票后,网络上出现不少关于她是“天才少女”的评论。 “别人家的孩子11岁就参加奥运会了,我的孩子11岁还在玩沙子,这就是天才少女和普通人的差距。”

其实这和滑板本身的性质有关。滑板比赛需要进行跳跃、转身、翻筋斗等高难度动作,对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而身材矮小、体重较轻的运动员重心较低,更容易保持平衡,表现也更加娴熟。

因此,以陈晔、甄浩浩为代表的“00后”甚至“10后”逐渐成为滑板顶级赛事的中坚力量。

“生命无极限”的安全感

很多采访过郑浩浩的记者对这个11岁的女孩都有同样的轻松感和深刻印象。无论她是在镜头前“练习绝招”、“开怀大笑”还是“落入陷阱”,她都口齿清晰,不惧舞台。

“这大概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设定过无法实现的目标,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王哲解释道。从省队到国家队,从省冠军到全国冠军,从街头公园到奥运舞台……一路走来,郑惠浩专注每一个瞬间,沉浸在滑板的快乐中。

这种轻松感即使在正式比赛中也很明显。我在布达佩斯的时候,每场比赛前都有热身环节,球员们要走上场,动作要快,通常会滑几圈感受一下,然后放弃,然后自娱自乐。我也很期待看宣传视频。

巴黎奥运会资格赛郑惠浩(左)在布达佩斯站女子滑板碗资格赛中与教练互动。新华社

第一次参加比赛时,王哲忍不住叮嘱郑要赶紧再练习,并“指点”提醒他需要注意各种细节。

“妈妈,你别再说了,不要给我传递压力。”听到女儿这样回答,王哲愣住了。那年郑浩浩才8岁,但他已经具备了独自应对压力的手段和能力。

郑惠豪曾对妈妈说:“放心吧,郑惠豪在比赛中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基于这句话,王哲从此在赛前变得“沉默”。

虽然每年都要每天训练,有时还要频繁出去参加比赛,但滑板并没有给郑慧的学习带来负担,相反,滑板让她能够合理分配时间,更有目的性地学习。

她学会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并利用每天的午睡时间阅读或做作业。我的英语特别流利,能听能说,所以和外国朋友交流没有任何问题。他们经常通过微信分享滑板秘密并互相鼓励。

“我们一起玩耍,一起跳舞,一起做有趣的事情,陈浩浩说,澳大利亚滑板运动员Alyssa True是她的朋友,也是她学习的榜样。”一旦我雇用了某人,我就会立即尝试,因为我总是向她学习。 ”

郑浩浩在惠州体校滑板公园接受记者专访。

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郑昊昊给自己定下了进入16强的小目标,并誓言要全力以赴。 “我四肢细,速度不够,下次要多吃肉,增加体力,加强力量训练。”

王哲深知,女儿的奥运门票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这就是对女儿最好的奖励。客观地说,我认为他和世界顶尖运动员还有差距,但希望他脚踏实地,拿出稳定的表现,充分享受这个舞台。

“希望一切顺利。”这就是郑浩浩名字的由来,体现了父母对女儿的美好期望。

“孩子妹妹”郑惠浩,在正确的年龄,做着正确的事。

以巴黎奥运会为起点,女子滑板的未来没有极限。

开场白

奥运帆即将在塞纳河畔升起。

以奥林匹克旗帜的名义,巴黎不仅将成为体育运动本身的竞争舞台,也将成为全世界荣耀和梦想的竞争舞台。赛场上,广东运动员,无论是老将还是新星,都在为祖国争金夺银。赛场外,伟大的“广东人”球员正在为冠军而奋斗。南方日报和南方+将推出“飞向巴黎”专栏,串联起这些辉煌时刻背后的故事,让你我离奥运更近。

【采访采写】南方+记者米朝霞朱小龙

【栏目统筹】李强何雪峰

【摄影/采编】南方+记者王长辉(不含签名)

【海报设计】张文悦

【作者单位】: 王长辉;

南方深度读书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