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生的生长发育阶段
1. 种子发芽和出苗的阶段
从播种到挖出50%的幼苗,主茎上的两片真叶呈现发芽、出苗阶段。需要7-10天。
花生种子发芽过程
2、苗期
苗期是指从50%的幼苗被挖出并出现2片真叶至50%的幼苗已开花且主茎有78片真叶的时期。从幼苗出现到第一次开花大约需要21天。
2、花生栽培技术
1、选择高产、优质、抗逆品种。
2. 进行种子处理
(1)将去壳的种子在阳光下晒干。剥皮前,将种子平摊在地上,厚度为5厘米至7厘米,经常轮换,将种子晒干2至3天,以增加种子活力,并除去部分病原菌。
(2)谷物的选择、分级、脱壳不宜过早。去皮后,剔除裂粒、破碎粒、霉粒,分为大、中、小三级,用第一级的种子,第三级的种子去掉,不同等级的种子。
(3)化学种子粉碎机。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可按种子重量的0.30.5%使用50%多菌灵水合粉,或按种子重量的0.1%使用12.5%咯菌腈乳油或苯芬那西。播种前请先播种。水干后即可播种种子,但为防止地下害虫和啮齿动物的危害,用75毫升50%福欣乳液和1-2公斤水混合40-50公斤种子即可。
3. 播种
(1)适时播种。请综合考虑土壤温度、水分、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决定。实际生产中,当土温在15以上,苗高稳定在5厘米左右时即可播种,当温度在18以上时,种子发芽又快又漂亮。
(2)植株水分充足。当结合随后对麦田的灌溉,创造适合花生播种的底部水分时,种子层的土壤含水量降低至田间的最大持水能力(即轻轻一碰,土壤就会结成小球并飞溅)。如果低于40%,容易出现缺苗现象,如果超过80%,则容易出现种腐病、芽腐病。
(3)播种法。使用手工播种或耧斗播种,将种子播种在约5 厘米的一致深度。
(4)播种密度。每亩用种子20公斤至25公斤。花生的行距根据小麦的行距进行调整,但一般行距为40厘米至50厘米,穴距为13厘米至17厘米,但在肥沃的地块中,每英亩种植11000至11000孔。中等肥力地块的种植面积为11,000 至12,000 孔/英亩和12,000 至13,000 孔/英亩,每孔两粒种子。
4、配方施肥
(1)施肥量。高产花生每产100公斤荚果需吸收纯氮6.4公斤、纯磷1.3公斤、纯钾3.2公斤。根据测土结果和实践经验,建议施肥量(每),花生可固氮2.55公斤,其中约2/3提供花生生长所需量,1/3为花生生长所需。残留在土壤中。
(2)施肥技术。施肥技术可概括为“两追、一喷、四补”。
“两次追肥”:建议对花生施两次肥。第一次追肥应在小麦收获后尽快施入。有机肥、1/2氮肥、磷肥、钾肥第二次追肥会造成幼果膨大后,期间约施氮肥1/2次,第二次追肥。
“单喷”: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每亩用尿素1公斤、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50公斤,叶面喷23次。做。
“四补”:钙肥、钼肥、铁肥、硼肥的追肥。钙肥是磷石膏。封花生前,在荚果层轻轻涂抹50公斤磷石膏。钼肥用钼酸盐,氨肥在苗期施2次0.05%钼酸铵溶液;铁肥用硫酸亚铁,降雨或灌溉后施0.2%硫酸亚铁溶液23次,并喷施。肥料采用浓度0.1%的硼酸水,从花期到盛花期施两次。
(3)营养不良和肥胖
氮素缺乏和氮素过剩。
a、缺氮:氮是可循环元素,但缺氮的特点是先是下部叶片失绿、变黄,然后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植株发育缓慢,颜色矮小、黄色,叶片薄小,结荚率低,果实薄小,成熟早,蛋白质含量低。
b.氮肥过多:过度绿化,生长期延长,成熟延迟,产量降低。细胞壁薄,植物柔软,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倒伏)和疾病侵袭。
检查种子:将种子收集、整理、干燥、精心藏藏,播种前将种子翻动,除去变色、发霉、破损的种子。合理轮作:病害较轻的田地每隔一年轮作一次,病害严重的田地35年轮作一次。
药剂防治:播种前按种子量的0.30.5%施用50%多菌灵保湿粉剂,或按种子量的0.1%施用12.5%咯菌腈乳剂(咯菌腈乳油)。花生出苗时,每30公斤水,用50%多菌灵水合粉或70%甲基托布津水合粉100克,喷施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
(2)花生斑病。花生斑病分为黑斑病和褐斑病两种,初期叶片上出现黑色或褐色斑点,严重时斑点扩大并成链状,导致叶片枯死。
花生叶斑
预防及治疗方法:
当病叶达到10-15%时,每亩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30%苯环唑20克或70%己唑醇8克加水30公斤,连用710次,连用23次。每亩喷3次。日复一日。
(3)花生锈病。豌豆锈病可以发生在生长的任何阶段。主要侵染花生的叶片,症状首先出现在下部叶片上,叶片背面出现大针状白斑,随后叶片背面出现黄色小斑点,最后背面发病。叶子上的斑点变成淡黄色。严重病害后期,叶、茎干枯。
花生锈病
化学控制:
当发病率达到15%左右或第一、第二片下叶出现23个病斑时开始喷杀菌剂。每亩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克加水30公斤,或1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30公斤喷雾。
(4)花生青枯病。花生青枯病可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任何阶段,在开花期间达到高峰。主根尖端变褐色,软腐烂,维管束变黑褐色,失去水分而死亡,但仍保留绿色而死亡。
花生青枯病
预防及治疗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施用大量磷钾肥,轮作至少两年,播种前灌溉和浸泡田地。
(5)花生白癜风。花生白丝病又称花生茎腐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育期。茎基部组织变软,呈纤维状,表皮剥落,湿度较高时出现白丝状病害.它发生了。出现在病区,病状呈油菜状。受影响的豆荚不可食用。
花生白癜风
预防及治疗方法:
播种前用0.3-0.5%甲醇加0.5%种子,或0.1%12.5%咯菌腈乳油,擦干水分。花生全部发芽后,在30公斤水中加入50%多菌灵保湿粉100克或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
(6)根结线虫病。发病初期,根尖形成纺锤状或不规则的乳白色根节,以后由淡黄色变为深黄色,反复感染,整个根系形成杂乱的须根团。它很难去除,因为它被泥土和沙子覆盖,叶子变黄变薄,叶子边缘被烧焦并变黄,而且植物生长时间不够长,无法开花。
预防及治疗方法:
与草轮作23年,深耕土壤,多施化肥,改善花生生长条件,增强抗病能力。收获时,将患病的根深挖,使虫瘿暴露在表面,虫瘿会在表面干燥死亡。
土壤处理。每亩用10%布其塔颗粒剂23公斤,90%棉龙粉35公斤,秋耕时用铲子撒施。
喷洒在播种垅上。播种后在15厘米深的播种沟内施5%美西康唑颗粒剂34公斤、菊花颗粒剂35公斤,并与种子隔离。以防药物损害。
(7)花生黑壳病。花生黑壳病是近年来在我州出现的一种新病害,正在影响花生的经济价值。
预防:
不使用氯化钾作肥料,改用硫酸钾,不与棉花轮作。
化学防治:在碎种槽中使用蛋氨酸、恶霉唑,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清除杂草,清洁田地,减少地下害虫的中间宿主和产卵场所。在开花高峰期用黑光灯捕获并杀死成虫。可以使用毒饵诱捕并杀死它们。你可以用炒小麦。将麸皮、豆饼、花生饼、玉米片、鲜草、泡桐叶等树叶与辛硫磷乳剂混合,诱杀幼虫;药剂防治用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与10%溴戊二烯悬浮液混合,2000粒即可使用。晚上喷喷戊四醇乳油、氟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
7. 啮齿动物防治技术
老鼠危害花生
播种时对种子进行药物处理是防治鼠害的经济有效的方法;在生长后期,鼠类白天休眠,夜间出现,利用鼠害的习性。早晨,清除洞内的干土,加入磷化钙或磷化铝投入老鼠洞内,将洞口封严,释放磷化氢气体,用烟雾将其杀死。
8、杂草控制技术
花生苗期至收行前防除禾本科杂草,每微米用10.8%吡虫草酯乳油30ml40ml或15%喹禾灵乳油40ml50ml兑30公斤水,每微米喷洒24点。杂草叶期;防除阔叶杂草,每用24%乳氟平乳油3ml5ml或10%羧氟酚乳油20ml兑水30kg。
花生地里的杂草
喷药时间在早、晚落叶时进行,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共存的田地,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和阔叶杂草除草剂联合使用。
用于防治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对花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导致花生苗在7至15天内失败。
花生除草剂造成损害的迹象
9.化学物质管理技术
当花生株高达到3035厘米时,每微米喷施15%多效唑保湿粉或5%烯效唑保湿粉50100克,兑水30公斤,抑制旺盛生长。
10. 现场管理
(一)培育。花生通常种植两到三次。第一次在收获后尽快清除麦茬,第二次在10至15天后进行,第三次在早花和晚花之间进行。将其与耕耘土壤和捕捉针叶的耕作结合起来。
(2)灌溉、排水。播种花生前,可将浇水与小麦浇水结合起来,创造充足的基湿,以防干旱。苗期浇水与追肥相结合。花生从花期到结荚期需水量最多,所以如果天气干燥,要尽快浇水。花生生长中后期,若因降雨量大而排水不畅,会引起根部腐烂、茎枝枯死、果实腐烂,因此要及时疏通沟渠,清除积水。
11. 采收和储藏
小麦花生生育期短,荚果不饱满,如果过早采收,产量和品质都会降低,所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和成熟膨大情况适时采收。一般生长期应保持在115天以上,坐果率达到65%70%时应及时采收。
收获后,在阳光下晒干,直至荚果含水量低于10%,花生粒含水量低于8%(注意种皮容易剥落),贮存于清洁、干燥、干燥的地方。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远离害虫和啮齿动物。
十二、黄曲霉毒素防治
黄曲霉毒素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负面影响,还影响花生质量和外贸出口。
黄曲霉毒素感染
控制方式:
注意防治与黄曲霉毒素污染有关的螨类、幼虫等地下害虫,如遇干旱,收获前35周及时浇水,保证花生后续需水量。土壤耕作和花生收获时避免损坏荚果,减少机械损伤风险,及时收获和干燥,控制花生水分含量在10%以下,及时交货,安全储存和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