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加盟资讯

他靠收破烂发家,一天挣别人半月工资。后来投资500万

崔连舟是河北省沧州市盒马人,14岁开始靠捡垃圾赚钱,1999年开始使用手机。为了回馈家乡,他回到家乡创业,从“抹布大王”变身“植树大王”,成为拥有1000亩合作社和独立农场的“新农民”农业品牌.

崔连菊

崔莲菊长着一张娃娃脸,笑起来的时候还有两个小酒窝,看起来还不到45岁。

崔连举先生出生并长大于盒马市沙河桥镇兴各庄村,有兄弟姐妹六人。 “那时候,我们是村里最穷的一家。”作为家里的二儿子,崔连舟说,初中毕业后,他就开始思考如何赚钱养家。

1986年,14岁的崔连舟开始学习垃圾收集。当时,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走遍了沙河桥附近的各个村庄。爱说爱笑的崔连举生意很好,别人一个月只挣100元,他一天能挣50、60元。

所附照片与本文无关。

几年后,随着沙河桥镇“电缆之乡”的崛起,他转战唐山卖电缆。然而,卖电缆几年后,他非但没有赚钱,反而赔了很多钱。崔连举负债数十万元,跌入人生最低谷。 “我还年轻,不能再继续过这样颓废的生活了!”崔连举从那次痛苦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来到了因古,在那里他开始了他靠捡废品谋生的老工作开始了。

一名20多岁的帅气小伙子,每天骑着三轮车穿梭于任丘市的大街小巷,时常驮着高大的废木头用力蹬车。虽然又苦又累,但崔连举坚持不懈,继续向前跑。

崔连举是个勤劳又聪明的人,每次他收废品的时候,都会帮人把地方收拾干净,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想把废品卖给他。崔连菊从1999年开始使用手机。当时,人们惊讶地看到他用手机收集废品。

所附照片与本文无关。

投资500万元、播下“绿色经济”种子的时光逐渐过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事业的更加成功,崔连举也开始萌生“解散回乡”的念头。开车回家乡的路上,崔连舟看到废弃农田逐渐增多,路边杂草丛生,他感叹不已,这让他有了创业的新想法。 “目前种地并不赚钱,很多村民都外出务工,村里留守着老弱妇孺,日子过得并不好过。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用上这块土地繁荣昌盛。”一颗“种子”在第二位企业家崔连举的心中发芽、发芽。

去做就对了。 2014年,崔连举和朋友投资500万元,转让800亩土地,成立河北汇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精耕细作,精打细算,在这里建了八个大棚种植瓜果蔬菜,安装了喷灌,种了几十棵绿苗,我在中心种了青椒和药材。如果没有技术,可以到青县请专家来负责管理。如果你没有员工,就雇佣几十个村民来帮你……

所附图片与本文无关

崔连菊还注册了“真内根”商标,并计划生产品牌农产品,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正当他满怀热情准备战斗时,突然从天而降冰雹。 “冰雹摧毁了大棚和数百亩苗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万元以上。”看着满目疮痍的农场,崔连举止不住地想哭,我哭了。

世事难料,但只要选择了农业,就会有坎坷。冰雹过后,崔连举和工友们重整旗鼓,重燃激情,重新投入到土地中。

地球是最诚实的,如果你用心对待生长在那里的生灵,它们也会给你最大的回报。经过三年的努力,汇欣农场的大棚甜瓜回头客越来越多,深受市场欢迎。 “我们的瓜品种多,口感好,绿色无污染。近年来,我们公司依靠网络广告和口碑营销,树立了自己的品牌。沧州、廊坊、任丘等地区”我期待着暴风雨,看到这美丽的彩虹,崔连举释然了。”

所附图片与本文无关

农场有40多名工人,都是村里人。“一亩地的租金是700元,我们什么都不用做,每户人家每年都能赚几千元,我能做它,”他说。 “目前农场有40多名工人,都是村里人。伙计们,农忙时我们需要更多工人。我很乐意在这里工作。

下一步是什么?崔连举坚信与时俱进。依托省级农业园区江河风光和东风优势,发展农家特色旅游。 “除了瓜类、黄瓜外,我们还可以采摘苹果、梨、桃子等十几种果树。农场北面是常年流淌的北头河。我们能够开发标准计划,花园式采摘。马苏。”

摘自文字/《沧州创新创业百星故事汇》

张勇张莉主编华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编辑/贾丽芳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