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于飞
上个月,《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本文简称《条例》)开始实施。
就业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大多数地区都制定了促进就业的法规。例如:《深圳经济特区居民就业促进条例》(2001年通过)、《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2004年通过)、《重庆就业促进条例》(2010年通过)、《辽宁就业促进条例》(2012年通过)、《江苏就业促进条例》(2012年通过) 2022 年编辑)编辑)请稍等。
上海在2005年就已经通过了《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而新的《条例》是对之前规定的“升级”。
与2005年通过的《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相比,《条例》的内容更多。《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有25条,《条例》共81条,并有几个专门章节对其进行规范。创业扶持、公平就业、职业教育培训、灵活就业等都有专章,二十年来的发展,就业新形式、新情况不断出现,促进就业的重点也随之变化。
这个《条例》有什么意义呢?本文主要从就业环境、就业渠道、就业培训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公平就业被列为专章《条例》之一。该组织旨在“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保障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公平的就业机会,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消除”和反对对妇女的就业歧视和残疾人士。它还规定,“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设置户籍、地域等限制人员流动的条件”。
对此,复旦大学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首席专家袁志刚表示,这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上海在过去,国内劳动力市场在性别、户籍等方面存在“隔离”。 “中国未来非常重要的增长潜力在于深化户籍改革,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公民。更多的农民工将被视为公民,扎根城市,实现稳定。情感刺激消费,进而刺激国内循环。”并实现经济增长。”
二是在拓展就业方式方面,《条例》在“创业扶持”、“灵活就业”等与就业不同的就业方式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两个就业方式均以专门章节规定,并已做了相关工作。
在支持创业方面,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总则《条例》,将之前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改为“促进就业”。已添加。创业支持专章明确了完善创业支持措施和创业服务体系,包括融资、场地、补贴、培训、教育、咨询等。
袁志刚告诉论文研究院研究人员:“从国际角度来看,今天是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很多职业都面临重组,这将导致新职业的产生。”探索这个。” “在当前经济和就业形势下,鼓励创业是客观需要的。”与此同时,对创业者的金融支持也需要创新和完善。例如,一些银行利用大数据来分析人才并获得无抵押贷款支持。
关于灵活就业,《条例》提出“加强对个体经营、兼职、新业态等灵活就业方式的支持”,规定从灵活就业发布、培训、考核、研究、服务、保障入手。就业状况、监管等确定。
袁志刚认为,全国规模化的灵活就业群体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好处的,但从优质就业、公平就业的角度来看,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非常令人担忧,甚至可能影响后代的发展。在灵活就业保障方面,《条例》号文建立健全了新就业形式劳动者职业事故保障制度,并推动与职业事故保障制度相关的互保和商业保险发展。建议鼓励
第三,关于就业培训,职业教育培训也是专章《条例》之一。这部分重点是培养熟练的人力资源。《条例》总则强调立足上海主要产业“发展制造业更多技术技能型就业,吸纳技术技能型人才优质就业”。
值得注意的是,技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优化制造业工人在就业公平、工作条件甚至职业地位等诸多方面的相关利益,这是值得的。
与2005年版规定不同,《条例》号在“重点群体就业”项下特别提到“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调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务员管理等部门要发展大学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和基层就业岗位,鼓励在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就业。机构和公务员,并应提供支持。” “企业将扩大招聘规模,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招聘。”
总体而言,《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主要是原则性要求和建议,需要进一步的操作细节和实际执行才能体现其有效性。
同时,袁志刚指出,不能仅依靠促进就业政策来解决就业问题,比如促进国有企业吸纳就业就不能作为长期政策。提高经济活力是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内容。同时,就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还涉及许多社会制度、政策和不平衡的现实。袁志刚呼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就业公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
城市是从聚集中诞生的。
城市的公共政策、居住环境、风俗习惯是公民生活的基础。
纸城观察关注公共政策,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城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