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报记者马跃华光明报通讯员文学丹
日前,厦门科技大学怀旧博物馆创新创业项目组陈书涵和团队成员再次利用无人机探访龙岩市一坑村土地,这已是他们第三次探访。伊坑村。经过10个小时的努力,他们顺利完成了农村低碳调查和规划建设数据采集。这是厦门科技大学参与“构筑青春红色梦想之旅”赛道的重要项目,也是培育校外基地“红色孵化器构筑厦门长梦”的项目。
近年来,厦门理工大学依托红色孵化器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创新创业团队将智力、技术、项目资源辐射到农村和革命老区,为创新创业团队赋能。指导提高效率。为了乡村振兴。
2018年7月,厦门理工大学“厦门筑梦红色孵化器”正式落地革命老区龙岩。该孵化器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起来,精准支农、脱贫攻坚。 2021年,在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持下,学校完成了红色孵化器二期建设,可同时容纳80至100家企业入驻。目前,红色孵化器正在引进培育厦门理工大学师生扶贫创业项目共35个,其中13个已注册为企业。学校为红色孵化项目提供政策咨询、企业注册等一站式“港湾”生态服务体系,并提供项目经费和师资支持,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学兴农。团队。在农业、教育等各个领域开展支持活动,促进农业、科技、电子商务的发展。
“友熙生物科技”就是其中之一,专注于富硒农业科研、富硒肥料生产销售、农化服务。
“2018年以来,学校科研团队在龙岩市、漳州市等地开展项目合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土壤背景的植物对硒的吸收规律提供改进的解决方案。他走访农村100多个厦门科技大学校友、友熙生物科技创始人林泽伟表示,公司依托厦门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院校专家的技术支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测试,他们宣布研发成功。用于肥料和饲料的纳米硒营养液获得了奖项和三项国内发明专利。与其他种养方式相比,该方案可有效解决土壤硒含量持续下降、硒转化率低、产品硒含量不均等问题,“对增加农民收入非常重要”促进就业,发展科技农业。 ”
目前,该项目技术已应用于武平湘东鸡、华安百香果、连城白鸭等,产品均达到国家富硒标准。
厦门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师生的科技项目也充分发挥了技术优势,在农村荒地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大学的延爱日教学团队将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恢复生态多样性,重建土壤肥力。首先,他们将原本贫瘠、废弃的土地变成肥沃的稻田,我们就从这开始吧。经过学校和企业近一年的努力,水稻种植面积已扩大到90多亩,水稻产量预计将增长20%至30%。厦门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付海燕表示,学校将继续全力营造师生员工扎根科研、贡献社会的环境。全面推进区域振兴。
增强的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厦门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团队日益合力支持区域振兴。目前,厦门理工大学“厦门梦想建筑红色孵化器”已累计组织实践团队153支,走访贫困村62个,开展活动200余项,与当地居民签署项目合作协议40余个。得出结论。农民收入增加1000万元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区域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重要部署,确保高校拥有人才、科技、智力优势。”林景川书记厦门科技大学党委表示,红色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探索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的融合,是学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融合的生动例证。未来,学校计划继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加强以红色创业为重点,包括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实践、与地方振兴战略相结合的孵化与项目和教育指导与支持,我们引导年轻学生采取下一步行动。我们旨在鼓励年轻人走出校园、下乡,学以致用,积极参与重大区域振兴工程,以实际行动发挥智慧和才能,服务国家和社会。将努力发展。建设全面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激烈实践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光明日报》(版本04,2023 年1 月7 日)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