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柳青的小说《创业史》。虽然看的不深,但是读完之后,心里却浮现了很多想法。我很早就知道这本小说了,但我没有读过它,因为我的图书馆或书店里都没有它。今年春节期间,我偶然去徐州市户部山一家老书店,发现90%新书,2009年版,2017年第2次印刷,一套1、2卷,《创业史》,无划痕、折痕。眉毛都没有留下,甚至连购买者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我想我可能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我把这本书放在床边,睡前或者有空的时候就随便看一下,但也不用着急,只是一边读一边放松思考。同时,我也在网上搜索了柳青,想更多地了解柳青。 1.未完成的作品《创业史》是未完成的作品。柳青本来想分四部分描绘互助会和合作运动的全景,但由于政治运动的干扰和病逝,他只完成了第一部分。第一卷是第二部,第二卷是第二部,所以是未完成的。柳青去世,年仅62岁。实在是可惜。未完成的作品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没有手臂就无法隐藏它的美丽。不能说,在完成之前,柳青的脑海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创业史》,但他的心里肯定是有一个完整的《创业史》。解放初期,刘青辞去《中国青年报》编委、主编职务,出任陕西省长安县委副书记。不久,他辞去了县委副书记的职务,去了渭河南岸的农村,在那里生活了十多年。离开大城市,辞去高官,放弃安逸生活,扎根乡村,你的人格有多高贵?现在可能很难找到这样的人了。 1960年4月,刘庆将《创业史》第一卷10万册的稿费共计16065元捐给王曲公社,用于工业基建经费,1961年又写了《创业史》第二卷。它开始了。该协会向中国青年出版社预付了5500元,用于皇甫村高压电线和电线杆的建设。路遥《平凡的世界》所列20多年后的1980年代万元户,都是稀有物品,可能需要仿冒。可以说,这类作家并不想成为高官,而是远离尘世,扎根乡村,潜心创作,不打扰任何人,政治立场也没有任何问题。 “他赞扬了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合作化运动,不为名利,不为目的,只为利益。我有想法、有观点,不要为了赚钱而胡言乱语。我在文化运动中实际上受到了攻击和迫害。” ’因为革命,我的创作不得不停止。我有点难以置信。柳青虽然在文革中幸存下来,但健康再次出现问题,对英才十分嫉妒。如果柳青的生命再延长二十年,他就无法再继续写作了,青山遮不住,终究要流向东方,时代的主题就会改变。我做到了。但无论如何,《创业史》都是一部精彩的作品。 2、解决你的疑惑我有时和朋友聊天,有的说解放后,他们家都是地主(或富农),地位很高,现在也不羞于说自己地位很高。他们的祖先是富有的,骄傲的,正如阿Q从来没有忘记他的祖先也是富有的。同时他们还会说,“家里的土地、财产都是自己辛苦劳作、辛苦挣来的,都是来之不易的,没有任何剥削,解放后,家里的财产都是分的”。他们在痛苦中死去,数十年无法抬起头。是这样吗?为什么要剥夺这些人的财产?请拨打《创业史》 寻找答案。蟾蜍滩《创业史》无大地主,家庭成员仅有富裕农民姚世杰和富裕中农郭世富,其余均为中农和贫农。
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合作,很难想象农业灌溉设施能多快建成,新技术能多快推广,甚至识字率提高能有多快、彻底,就不可能实施。它。到了20 世纪70 年代,失学的儿童已经很少了。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末那么多人支持分田、单干?解放后出生的新一代,没有经历过旧社会的艰辛,吃苦耐劳,我觉得没有精神,没有爱。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教育,但人类的自私依然猖獗。他和梁胜宝一样,是一个喜欢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个人利益的人。梁胜宝出狱后,家庭环境虽然不好,但绝不是最差的,他有劳有畜,独自劳作,生活越来越富裕。有人说自私不能取胜,但事实上,《创业史》的郭振山和良生非常自私,总是把个人得失放在第一位。然而,历史的洪流冲走了他们的自私思想和想法,他们只留在心里,不敢表露出来。 20世纪70年代后期,没有贫富之分,但人们的生产欲望肯定不高,分田成为历史必然,只能说是不同时代的发展。没有。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然而,此时的农民与解放初期完全不同:他们有文化、有知识、人口众多。特别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带来了许多新思想,破除了落后的封建迷信。其实分田给户户带来的好处是有限的,但后来很多农民进城务工,农民收入确实增加了,农村生活也改善了。
我想了很多,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期待您的批评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