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加盟资讯

产城人融合发展论文,产业新城 探索产城深度融合

用城市吸引人力资源、用人力资源带动生产、用工业振兴城市,将提升城市能源水平、实现大幅发展、重构空间体系,是重塑经济地理的重要驱动力。本研究以苏州纳米科技城C地块规划设计实践为例,以新时代发展理念引领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将“产业、城市、人文”融入产业领域,探索出路促进社会发展。一个从绿色低碳、开放共享到特色创新的园区。 3 将设计理念落实到各个方面,相关建设将通过纳米科技城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为实现新的发展理念提供具体路径。

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要对接国家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于设计师来说,重要的是要站在园区的角度看城市,以以人为本的新发展理念指导规划设计,为提升产业园区品质做出贡献,真正实现“产、城、业”融合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该怎么做? “人文”是当前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点。

一、项目概况

苏州纳米科技城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内,东至光贤街,南至独墅湖大道,西至中东线,北至金鸡湖大道,总面积约100平方米。嗯2。苏州纳米科技城本着“总体规划、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发展理念,建成了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载体,与约460家相关企业签约,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纳米科技城。纳米技术社区。应用产业和国家纳米技术城、国际创新园区、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基地和核心区。

根据规划,苏州纳米科技城分为A、B、C、D、E、F六个区域,如图1所示。其中,外部部分A、B、D 和E 用于研究、开发和生产。主要功能为孵化区、加速区、先导区等,中心C、F区为产业核心区,主要功能为科研、配套、售楼等。作为纳米科技城,它是一个功能高度复杂、环境优良、配套完善的基地。苏州纳米科技城C地块位于纳米科技城环路内,七惠路以北,占地面积约7.17hm2。项目西北角已建成四栋建筑,主要功能为餐饮配套楼、办公研发楼。新设计部分主要由两栋高层总部办公楼、四栋研发楼、一栋餐饮配套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21.7万平方米。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

2、设计目标

纳米科技城是落实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世界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计希望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打造一个绿色、低碳、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从而打造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力,充分激发城市从一点到另一点蓬勃发展。表面并从下到上。根据苏州纳米科技城总体规划和C地块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三个目标。

2.1 ——考虑低碳环境的绿色园区

绿色生态意味着健康和活力,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实施基于环境低碳标准的园区建设和管理,通过空间结构、交通系统、建筑设计、绿色景观建设,实现建设绿色生态园。生态文明。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具体设计中,推动低碳园区建设。充分尊重现状,有效利用生态景观资源,改造和改善园区环境质量,落实和落实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设计。绿色建筑标准;将纳米科技城建设成为生态园区、生产生活绿色家园,实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2.2 开放共享——活力园区

人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前提,产业园区需要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 C地块作为产业园的核心,不可或缺,配套设施齐全,既能满足该地块本身的发展需求,又能发挥共享作用,增强当地辐射力。创新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营造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工业园区氛围,满足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多样化需求,让科技人员释放工作压力,激励内部发展,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活力。激发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

2.3 纳米主题——特色园区

苏州纳米科技城重点发展微纳制造、纳米新型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纳米健康四大领域。 2010年,纳米技术产业被确立为苏州工业园区区域战略产业,后成为苏州市品牌产业、江苏省特色产业。经过多年持续建设,苏州纳米产业能级全面提升,多项重大发展方向荣获“国家品牌”称号,乘着一流产业创新集群的势头,正在向纳米产业迈进。跻身全球行业顶端,“纳米”品牌享誉国内外。

纳米科技城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园区,更应该成为苏州特色鲜明、独一无二的“区域名片”和“城市名片”。设计师提高创新意识,将工业主题融入规划设计,以富有时代特征的视觉语言构建纳米科技城市独特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增添城市所需。注入新的活力和内容。城市发展。

3、规划布局

纳米科技城总体规划由德国海因建筑设计公司完成。该规划方案以日本古代城市结构为基础,提出纳米级模块,组织区域内的道路网络,形成“外城”和“内城”,并创建区域内的各个区域,涵盖生产功能和日常功能。生活功能。公园。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

C地块作为“内城”的核心部分,必须结合总体规划理念,结合地块本身的区位特点,实现三大设计目标。研究结果规划出“一轴、一环、两节点”的空间布局(见图2、图3)。

1)场地中央沿南北方向设置一条绿化中轴线,将南侧已建成的人工智能产业园与北侧拟建设的F区连接起来,渗透到“内部”。纳米科技园“城”区。绿轴设计提取纳米科技城市标志的折线元素作为主要形式语言,绿色的岛状花坛和草坪与几何道路广场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具有抽象科技感的纳米科技。你到的世界。由此形成的视觉连廊和开放的公共空间,为纳米科技城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为呈现整体形象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园区空间,成为了“接待室”。

2)场地内设置一条环路,作为连接规划建设区与规划建设区的交通环路。采用环形框架、支路穿插的环形路网结构,方便内部各建筑的出入,快速缓解外部交通。同时,结合路网形成大量东西走向的景观绿地,作为中心绿轴的延伸,连接场地内各个景观节点。

3)有两个特色体验节点:场地南侧的人行天桥和北侧的生态水景公园。场地南端安装了一座人行天桥,嵌入中央绿轴,并通过公园内的主干道七饭路与F 地块相连。我们运用三维景观设计技术,将人行天桥与中央绿轴合二为一,在公园内打造一条环保的三维景观轴,力求丰富人们的视觉和行走体验。人行天桥与建筑物分离,可以独立建设,适合分阶段建设(见图4)。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

利用场地北侧现有水系,在科技园核心区打造生态水景公园,作为绿色门户,连接人行入口和其他研发生产区域。该网站的北侧。我们设计了纳米文化广场、亲水平台、水边小道、栈桥等多样化的景观,精心组织公园游览路线,满足纳米公园内观赏、休息、聚会、健身等活动需求,丰富创造友善环境。空间体验(见图5)。

规划结构主轴清晰、路网交织、节点突出,将片区内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组织成密集、有序、一体化、可渗透的空间体系,打造“产业、工业、人文”融合发展。城市、人文、人文。 ”

4、建筑设计

该基地的新建筑将包括高层办公、工业研发和餐饮配套设施。在建筑设计中,我们仔细考虑了新区与现有区的联系,强调了纳米主题,打造了一座标志性建筑,作为工业园的形象名片(见图6)。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

4.1 功能布局

现代工业园区不仅是生产、办公的场所,也是企业向社会开放、亮相社会的空间,是科技创新人才交流互动的空间。其他。项目团队力求通过C Block的建筑群组织和个体设计来回应时代的需求。

两座高层办公塔楼沿着景观主轴交错排列,与南侧F座规划的高层建筑遥相呼应,界定了科技园中心区的整体形象。打造连续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在面向景观主轴的区域设置一层连廊,连接工业建筑和配套服务建筑,实现建筑之间的避雨连接,提高园区内人行交通效率。情况。连廊作为建筑内外的移动空间,提供了无尽的休闲和交流的可能性,进一步激发了公园的活力。

4.2 样式处理

设计团队对纳米科技城现有片区的建筑造型技术进行拆解,从立面造型、虚拟比例、三维比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外推至园区内拟建片区进行总结进化。我们捕捉简单、坚固的外部区域和高、轻的核心的建筑趋势,并将其作为当地建筑设计的指南。

对于位于场地外围的工业建筑,整合周围的建筑元素,采用模数化的实体墙、竖向线条、展开网、玻璃幕墙等作为立面的主要形式语言。通过对建筑模块和尺度的理解,塑造出古朴典雅的建筑群形象(见图7)。

中央高层办公塔从Nanocity标志中提取了六角形几何元素,将其像素化,并与塔楼幕墙的纹理相结合。塔楼立面以0.3m为单位模数,窗洞尺寸采用0.6、0.9、1.2、1.5m四种模数,其排列组合体现纳米元素主题。立面设计采用千鸟格手法,营造出灵动修长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光影效果。

4.3 节能设计

高层塔楼采用玻璃和铝板隔断,保证采光和通风,同时增加立面实体部分的比例,提高遮阳系数,为建筑的节能做出贡献。结合塔楼西、南、北四面的窗墙比例以及室内空间设计,根据整个建筑阳光方向和强度的变化,优化采光口的位置稳定墙体辐射变化,降低建筑能耗,营造更加舒适的办公环境。

以纳米主题作为建筑形象设计的入口,将产业特征、现代需求、绿色低碳理念转化为设计语言,创新纳米品牌推广,推动纳米产业园高科技低碳城市建设。支持。碳示范公园和城市文化地标形象。

五。结论

经过40多年的建设,我国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化,不断面临升级换代的挑战。新时代背景下,只有紧扣经济发展脉络,将新发展理念引入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中,才能有效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本研究结合苏州纳米科技城C地块规划设计实践,探讨如何在规划设计层面体现新时代发展理念,实现“产业、城市、人文”的融合发展。这样做。设计方面,我们从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特色创新三个方面提出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最终,苏州纳米科技城将为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环境,在开放共享的氛围中培育创新,利用其独特的形象与城市进行有机对话,提升城市自身,辐射周边,深入发展。整合“产业”。城市与人文”,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苏涛)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